新书推荐
缘来有你
中高考来袭焦虑、怯场、坐立不安?
3上一篇 2017年6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高考来袭焦虑、怯场、坐立不安?
心理专家:心理调适“黄金六条”,快快收好!
▋朱世玲 记者 李皖婷
 

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紧接着就是中考。考生和家长该如何以最佳状态迎接这场大考?沉着应战还是一片空白?心态放松还是寝食难安?别担心,一起看看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周晓琴主任医师有什么小妙招。   

案例:吃不下睡不香 复读生考前面临崩溃

姗姗(化名)即将第二次参加高考。去年高考前,她连续多日吃不好、睡不香,考前一周居然开始拉肚子,每天跑十多次厕所,吃了药也不管用。原本考重点大学有十足把握的她竟连一本线都没到,只好选择复读。

“从复读第一天开始,我就告诉自己不能再重蹈覆辙,也一遍遍给自己做心理功课,让自己不要那么脆弱。”姗姗说,即便如此,她还是在考前一个月开始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一坐下来复习就觉得头晕,还老想上厕所。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次高考,她几乎快要绝望了。

周晓琴表示,考试焦虑不仅会导致考生出现紧张、担心、恐惧、忧虑、注意力差、记忆力减退等心理反应,过度夸大失败后果,常有大难临头之感,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缺乏自信和学习热情;还可能产生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失眠多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胸闷气短、食欲减退、肠胃不适、频繁小便等。

更可怕的是,有考试焦虑的考生甚至会在考场上出现行为异常,例如拖延时间、逃避考试、坐立不安、思维混乱、手抖出汗、视力模糊、常草草作答等。

原因:太在意结果等易导致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考试焦虑呢?周晓琴分析说,很多出现考试焦虑的考生都是因为自我期望过高,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给自己定的目标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果再加上基本功不扎实,临阵磨枪,准备不充分,临考前紧张和焦虑的心态便油然而生。

还有一些自信心不足但自尊心强的学生,虽然成绩尚可,基础也扎实,但是因为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过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总有一种害怕被淘汰的心理,就丧失信心,面对考试时也会焦虑。

父母的压力也是让考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之一。“父母普遍有一种补偿心理,期望通过子女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致使子女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从而产生焦虑。”周晓琴表示,除此之外,社会和老师的压力、同学之间的竞争等,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也会导致出现考试焦虑。

支招:六大秘籍教你轻松面对焦虑

“其实考试焦虑并不可怕,只要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考前做好充分准备,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考试焦虑是完全可以调适的。”周晓琴给出了六个秘籍,考生们不妨试一试。

NO.1 正视自己的焦虑

“正视自己的焦虑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你认为自己的焦虑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后,反而会不那么焦虑了。”周晓琴建议,可以找个值得你信任的人把焦虑情绪表达出来,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考试焦虑的不只自己一个人,很多同学都有,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NO.2 适当调整期望值

考生应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给自己定个适合的目标,同时认识到成才道路的多渠道性,考试焦虑就会降低。

NO.3 缓解来自外界的压力

如果压力来自父母,就一定要和父母交流,告知父母自己的感受和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和父母共同制订目标,得到父母的支持从而缓解焦虑。

如果压力来自社会和老师,就要明白想得到社会和老师认可在于自己的脚踏实地的学习行为,过程很重要,结果只能顺应自然。因此放下对结果的期待,同样会缓解焦虑情绪。

NO.4 学习应试技巧

做题时先仔细审题,先易后难,逐步适应,遇到难题暂时放下,等其他会做的题目完成后,再回头做难的题目,这样会有个良性循环。

NO.5 做好体能和物质准备

考生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而且考生要适当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有充分的体力,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就应该准备好准考证,文具用品,交通工具,手表等,避免由于物质准备不足诱发考场上的焦虑。

NO.6 合理控制怯场

进入考场后,考生可以进行自我暗示:“我紧张,别人也一样”“我最棒”等,减轻紧张感,增强自信。这样可以调整身心,保持头脑冷静,避免胡思乱想,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如果在考场上出现心慌头晕、手抖出汗,可用“调整呼吸法”,一呼一吸,将呼吸放得很慢很慢,即全身放松,呼吸时大脑最好排除其他杂念,双眼注视一个固定的目标或微闭,反复有节奏地呼吸,这样也会很快消除怯场。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