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整理技法。
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部分可按照以下几个小专题分类整理答题技法。
(1)论述类文本阅读,牢记选项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如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已然未然、强加因果等;逐个找出各个选项在文中的位置,仔细比对后,做出准确判断;对于不确定的答案,不纠结、不纠缠,快速做出判断,以免在一道题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2)实用类文本阅读,首先要精读文本,然后带着问题对文本有针对性地再读,比对法对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一样适用;准确审题,圈出题干上的关键信息,弄清楚题目问的主要问题;逐条逐段从文本中筛选整合出有效信息。
(3)文学类文本阅读(以小说阅读为例),要精读文本,仔细审题,找准方向,莫要答非所问;答题要分点,条理清晰;思考问题忌角度单一。小说阅读可有意识地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写”“主题”等角度思考循环回答问题。
(4)文言文阅读,强化文言文翻译训练,注意答题规范。要根据高考阅卷采“意”评分与采“点”评分相结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训练。努力让译文达到“信”和“达”这两个基本标准,并落实好省略、倒装、活用等知识点;注意避免因为望文生义而将涉及到采分点的关键词译错。可精选几篇近年全国卷的文言文,将之准确地翻译成白话文,在此过程中培养保持文言语感。
(5)诗歌阅读,要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题目、作者、内容、注释、题干等等。诗歌的终极目标是“言志”,重点掌握诗歌抒情的方式(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典抒情等)和一般抒情的内容(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思乡怀亲、热爱自然等)。
二、紧扣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近年来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这体现了作文材料的时代性,就是作文材料取材于当下,特别是当下的热点、焦点素材。这是由高考作文的引领性、教育性决定的。了解时评文的写作模式即:引——提——议——联——结。 对于时事类材料作文,可以从四个方面审题立意: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角度析问题,明确主体作分析,联系现实求拓展。重视作文素材积累,要能记住素材内容及素材适用话题。努力按照“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文”的标准来写作文,力求在发展等级方面写出亮点。要保证做到书写规范。
三、认清自己的薄弱点重点突破。薄弱点,也就是增分点,将自己最短的一块木板增长,水桶的容量自然增大。这首先要求考生对自己的语文情况有清醒的认识。有些考点是可以在短期内有所作为的,比如作文、诗歌鉴赏等,只要方法得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突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以求得效果的最大化。
四、64篇文言诗文精准背诵。一方面确保“名句名篇默写”部分5分不失,另一方面,抓住零散时间,进一步夯实文言基础知识,始终保持对文言诗文该有的语感,对古诗文阅读部分会有不小的帮助。
五、坚持练习保持手感。
(1)客观题天天练。根据经验,复习到最后阶段,考生主观题差距并不会太大,客观题准确率的高低对语文成绩却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少客观题除了需要基础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做题的感觉,所以在此阶段,客观题要天天练,保持好做题的感觉。
注意两点: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尽量做近年的高考真题。
(2)专题强化不放松。所谓“专题强化”就是选好一本小专题资料,小专题天天练,重新熟悉每个小专题的核心内容和知识要点。
(3)综合训练贯穿始终。 精选一些试卷,如2017年一些大市模考卷中的质量上乘的试卷进行综合训练,以便整体把握自己做题的情况,比如时间分配、做题顺序、答题规范等,训练自己的精准审题、精准作答的能力,并在不断的综合训练中进行合理调整,以求达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