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排放都对大气污染有贡献。”面对成都已到来并将持续几天的污染天气,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与北京市类似,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类型和结构正发生变化。污染来源呈现“由大到小”“由单位到个人”“由市区到郊区”的变化, “因为我们的基数大,各类大气污染源太多了。”(12月3日《成都商报》)
不可否认,我们既是雾霾天气的受害者,也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比如,使用暖气乃至烧饭炒菜等,均会给空气造成一定污染。此前有检测结果表明,烧煤供暖的中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水平高于中国南方,北方5亿居民因严重的空气污染,平均每人失去5年半寿命;如果采用炒、炸等烹饪方式,PM2.5将迅速飙升20倍。以至于有专家提出忠告:“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
相比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产生的PM2.5而言,市民取暖、烹饪所占的比例算小的。但在环境污染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我们不能在指责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给城市带来灰暗雾霾天气的时候,却忽视了因自己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对PM2.5所作出的不良“贡献”。污染“比例小”不代表没有,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角度来说,作为普通百姓,应该看到“取暖、烹饪推高PM2.5”背后的理性与科学,并且能够采取切实的行动来予以改进与完善,以期待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出贡献。
身处工业时代的我们,空气质量已经因为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等等因素变得无比糟糕,取暖、炒菜所产生的污染,只能让空气质量更加雪上加霜。
因此,面对大气污染,我们每个人都应反躬自省。首先,我们要选择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若想成为清新空气的享受者,首先不要做PM2.5的“贡献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社会成员,特别是城镇居民,共同进行一次“生活方式革命”,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少用暖气,摒弃炒、炸等烹饪方式,多食一些蒸、煮的食物。虽然吃不到炒、炸出来的菜肴,会使自己失去一些“舌尖上的快感”,但却换来了新鲜的空气、环保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孰轻孰重,相信人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