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拍摄执法” 促进“执法文明”
“空白罚单”让执法公信力“打折”
“六旬老人带孩子逃票” 容易误导孩子
非常道
7亿人被“烧烤” 呼唤“凉心”服务全覆盖
3上一篇 2016年7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7亿人被“烧烤” 呼唤“凉心”服务全覆盖

□张西流
 

近日,包括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大部在内的地区出现今年来最强高温天,中央气象台持续拉响高温橙色预警。上海、湖北、重庆等地近日相继拉响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此外,江苏、安徽的一些地区电网负荷屡创新高,全国多地开启高温“烧烤”模式。(7月27日中国新闻网)

7月下旬,各地极端高温天气持续不断,全国7亿人遭遇高温“烧烤”模式,有关高温补贴的话题也再次升温。然而,高温补贴被克扣,或以发实物形式变相克扣现象,在各行各业比较普遍。可见,有关部门除了兑现高温补贴之外,更要采取积极措施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让人们在高温下少些“意外”。毕竟,生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事实上,2012年7月5日开始实施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补贴、工作时长、工伤认定、降温措施等核心内容,从法律上进行了明确界定与规范,强化了执行力与责任追究,以此杜绝高温灾害给人们造成的伤害。然而,从执行情况来看,显然不尽如人意。高温关怀,成了一种道德施舍,而不是权益保障。特别是,高温补贴被用人单位随意克扣,成为一种“潜规则”;很多室外工作岗位,如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环卫工人等,长期在高温下从事高强度劳动,成为一种“惯例”。

7亿人遭遇“烧烤”模式,呼唤“凉心”服务全覆盖。具体来讲,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与发放高温补贴同等重要。有高温天气下,用人单位要体现对在岗员工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尤其对于那些需要员工在室外从事露天工作的部门来说,一定要从具体的工作流程编排、工作细则实施等方面,尽量多为员工们考虑。

对于公共服务来说,优美的环境,荫凉的条件,是维护公众高温权益的前提。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将防空洞开放,变成市民免费纳凉点,供一些困难市民随时入内避暑。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