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保健品“忽悠”病 得靠监管这味药
微声音
“15.2%是小胖子” 是一个警讯
“坐牢领工资”背后必有“高人”
非常道
广场舞大妈“钉树” 也是一种扰民
下一篇4 2016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治理保健品“忽悠”病 得靠监管这味药

□ 谢晓刚
炮制 王恒/漫画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5月11日《新快报》)

改革开放,令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10年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身的健康,使得保健食品行业成为了我国一个巨大的产业。

按照国家规定,保健食品的科研经费应占其利润的3%至5%,但很多保健食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润的1%。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至200%,这已成为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很多厂家自己不研发,而是采取买断经销权或外购产品的办法经营保健品,导致各路厂家更加陷入炒作式营销大战。

保健品不是药,这应该成为民众共识。但是,受当下保健品推销中存在的大量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影响,把本来都够不上保健品的东西吹嘘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特别是一些针对老年人开始免费的“健康讲座”不断增多,实际上就是给老年人“洗脑”。保健品的营销策略也从“广而告之”,升级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忽悠”。

前些年被媒体曝光的螺旋藻片、深海鱼油软胶囊、天然维生素E等产品,令人震惊。结果显示,60%以上的螺旋藻保健品中重金属铅含量超标,70%以上的鱼油软胶囊含量远远低于批文含量,甚至功效成分未检出。

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上市审批把关不严造成的,而是源于生产过程和后期销售环节上出了问题。事实也再次证明事前的审批代替不了事中、事后监管。

因此,监管部门对此不能漠视,应反思监管是否尽责。

看得出,保健品患上了“忽悠”病,最大症结不在鉴定难,而在于监管部门愿不愿意鉴定、是不是认真监管。只要认真负责监管,祛除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弊端,对于各种打着免费旗号的义诊、体检,超出保健品功效的浮夸宣传等“忽悠”现象坚决予以打击,保健品市场还能不从“买者当心”向“买者放心”转变吗?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