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去时清风两袖,回来两袖清风。”昨晚,由省黄梅戏剧院新创黄梅戏《不越雷池》,作为“春之韵——2016安徽文化精品进万家”活动展演的9台大戏之一,在安徽大剧院成功上演。耳目一新的反腐倡廉题材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一个新主题的开掘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说好安徽故事 借古喻今
导演李建平介绍,“不敢越雷池一步”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意为守规矩不超越界限。这个成语的发生地在安徽望江。沈镐,字师昌,号新周,出生于明清鼎革年代(1649~1726),今安徽省望江县沈冲乡嘉滨老屋人。47岁时以博学鸿儒而赢得进士功名,48岁曾出任四川省屏山县知县。
用安徽人安徽事借古喻今,依托“不越雷池”这句成语,借助沈镐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不越雷池》通过对沈镐与夫人丽娘人生命运的描述,刻画了这对夫妻20年追求清廉自律,不论身处何地,不论顺境逆境,始终坚持为官为人之道,从不越雷池一步,恪守着“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的人生信条。
开创新立意犹如掘金矿
“家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为官者更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的影响,要想独善其身难于上青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沈镐坚守原则,不越雷池一步就显得更加可贵。”李建平说,“新的主题开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不甘心让这个戏停留在一般的思想揭示上平平淌过,我们觉得里面一定会有‘金矿’。”
全剧结束时没有用观众熟悉的大团圆,而是让主人公沈镐夫妇没有看到老母亲,留下了终身的遗憾。但是,用老母亲临终时的两句问话给全剧做了一个有力的句号:“奶奶问,我的儿子是干干净净回来的吗?我说是的;她又问,是清清白白回来的吗?我说是清清白白回来的。奶奶说,这就好这就好……”在展现好人好报的同时,观众也感受到一腔温暖,一种遗憾。
纯粹的戏曲特别抓人心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黄梅戏作曲人才培养班的学员周超看后,觉得唱腔旋律写的生动流畅,发扬了黄梅戏原本就优美的特色,整台戏故事情节紧凑,戏剧冲突一环紧扣一环,让人能够跟着戏走,特别抓人心。
这是一部充满浓郁地方风情的悲喜剧,导演李建平说,不管戏曲舞台的表现形式,精彩纷呈还是眼花缭乱,戏曲就是戏曲,它的舞台应该是可以充分展示戏曲优势的,“我们这个戏的舞台空间是灵动的,充分展示假定性虚拟性的魅力;我们的表演方式是纯粹戏曲的,而不是话剧加唱;我们创造的观演关系是台上台下互动热烈,不是我演你看的冷冰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