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 味蕾之上
家乡的味道 暖入人心
下一篇4 2016年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行走在 味蕾之上

 

张正麻辣串

张正麻辣串至今有18年历史了。最初由创始人骑着三轮车在六安路口露天销售,随着技术的改进,生意日益兴隆,开始门面经营。2004年张正麻辣串被评为合肥市“江淮老字号”,2005年迁至宿州路经营,并由一个门面发展到两个门面,随后又陆续在六安路、五河路、三孝口、三里庵国购三楼美食广场等多处开设了分店。2006年张正麻辣串又被评为“安徽省十大特色小吃”。

李鸿章大杂烩

经典安徽名菜,采用鸡肉、海参、火腿等多种食材混合烹饪,因为李鸿章而得名。相传有一次招待外宾,李鸿章命厨师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厨师只好将所剩海鲜等余料混合下锅,烧好上桌,没想到老外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菜名,李鸿章用合肥话说:“杂碎”(即杂烩谐音)。此后,“大杂烩”便在传开。

臭鳜鱼

徽式风味菜的代表作品,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制作时要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

小龙虾

人气最旺的民间小吃,合肥曾获“中国淡水龙虾之都”称号,小龙虾是当地美食的一张名片,比较著名的有“龙虾一条街”宁国路。华灯初上,从人气饭馆到路边小摊,处处可以看到小龙虾“辣火朝天”的身影,吃着小龙虾把酒言欢的热闹场面,已成为合肥夜晚的一道亮丽风景。

鸭油烧饼

据说鸭油烧饼是无意中炮制出来的,当初做烤鸭时,师傅们不忍见着鲜香鸭油滴落流失,于是用鸭油制酥,再与肉馅一同和面做饼,以烘制酥饼的方法制成鸭油烧饼,咬上一口,一点点咸味,葱的清香和鸭油的鲜美混合着芝麻,香酥松脆。

吴山贡鹅

据《合肥县志》记载: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为庐州(合肥)人。他巡视淮南,故乡人民必以当地特产“大白鹅”配美味作料制成“卤鹅”敬奉,吴王食之大悦,“吴山贡鹅”因此而得名。正宗的吴山贡鹅卤料中有16种中药材,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有清热解毒,益气补血,和胃补肾等诸多食疗功效。

泥鳅挂面

合肥人吃泥鳅是安徽一绝,泥鳅挂面是当地一道有名的土菜。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是美味佳肴,又是益寿药品,民间有“天上斑鸠,河里泥鳅”的美谚。

三河米饺

三河古镇有一种籼米粉制作的带馅饺子极有名气。三河米饺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吃起来外酥里嫩,馅味鲜美。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