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是陋室 有愿则明
2016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听合肥城中村“村民”的新年愿景
斯是陋室 有愿则明

□ 沈佳 阮仁英 记者 于彩丽/文 周诚/图
 

细心的你,走过合肥的大小巷时,可能见过一幢幢自建的二三层小楼,凌乱甚至有点脏乱的环境,及附近年迈的老人和偶尔走过的家庭妇女,穿着睡衣,拎着痰盂,与这城市看起来格格不入。这样的地方,多被打上了“城中村”的标签。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同样对明天充满希望。

春节即将来到,昨天,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走进合肥戴安桥巷这个典型的城中村,听“村民”们讲述自己的新年愿景。

“能吃饱穿暖就满足”

81岁的姜秀兰是一位孤寡老人,独自住在戴安桥巷一个不到20平米的小房间里,吃住都在这一个房间。

据姜秀兰介绍,她和老伴都是山东人,1954年因工作需要被调到了合肥,在这里,一住就是62年,三代人。

“我和老伴儿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20多年前儿子生病去了,5年前,老伴儿离开了,3年前,年仅30岁的孙子也生病去世了。”谈话间,姜秀兰眼眶多次湿润。

姜秀兰告诉记者,她新年没什么大愿望,能吃饱穿暖,屋子不透风不漏雨就够了。

“希望新年能早点抱上孙子”

李道华(女)和王家年是1979年住到该小区的,一呆就是几十年。“我们都是60岁,已经退休了。”李道华欣喜地向记者介绍。

李道华的儿子和儿媳妇在福州做挖掘机售后服务工作,虽说公司总部在合肥,但一年到头在家时间有限。

“昨天打电话说2月1号或者2号回来,快了。”李道华笑呵呵地细数着日子。

王家年告诉记者,新年最大的愿望是早点抱孙子,儿子多挣钱,能常回家看看。

“希望外孙女学习进步 ”

朱维凤(女)和张华芹是一对残疾夫妻。64岁的朱维凤,3岁时生病无钱就医,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丈夫张华芹,先天失语,今年71岁却未能说过一句话。

如今,朱维凤的独生女已经成家,女儿女婿一家和他们同居于此,“女儿就在家照顾我们,看着外孙女读书。”

朱维凤说,她外孙女在十三中读高一,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从没给她报过补习班。“成绩不是太好,新年希望她学习能进步,将来考个好大学。”

“希望儿子能成家,早点买得起房”

记者见到王金堂时,他正在检修家里的水管。“这两天太冷了,水管全冻住,吃水是问题。”

采访中得知,王金堂今年59岁,视力特别不好,在一家按摩院做按摩工作,其妻子和儿子都是自由职业者。

提到房屋拆迁问题,王金堂说,拆或不拆对他来说影响不大。“现在都是服务型经济,没有钱哪来的服务,漂亮小区是好,物业费也很高,我们哪来这么多钱呢。每年省下的钱可以用来交水电费了。”王金堂表示,希望儿子能早点成家,但是家里条件不是太好,买房现在也没那么多钱,“涨点工资才最实惠。”

“希望过年一家人能好好聚聚, 而不是吃顿饭就走了。”

76岁的尤辉武上世纪80年代搬到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他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我和老伴儿住这里,儿孙们有的在深圳有的在合肥。”

他说,家里房子太小,孩子工作也忙,他希望过年一家人能好好聚聚,而不是吃顿饭就走了。

“早点搬离这阴暗的房子”

马桂英今年68岁,一个人独居。记者来到她家里时,适逢马桂英的女儿和外孙来探望她,一家人有说有笑。

走进马桂英住的二楼,四面不见太阳,只有约一平米的狭小空间,勉强算得上“阳台”。

马桂英的外孙乐乐在新安江小学读三年级,乐乐说,最大的愿望是下学期能拿个奖状。马桂英左腿骨关节疼痛,上下楼梯极为不便,买菜也不能走太远。她希望来年身体能好一点,房子能早点改造,不用再住这阴暗的房间。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