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索贿,泱泱历史并不鲜见,有的脑满肠肥却名不见经传,有的腰缠万贯却隐姓埋名,有的却是先黑后白,声名远播。总之索贿成了“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的事情。然而,与官员索贿相得益彰的应是商客行贿,商客行贿也可谓是源远流长、百代不衰。行贿的方式更是变幻无穷,深谙官员名利之道。
晚清有位名儒翁同龢,右迁户部尚书,身为帝师,在晚清官场自成一派,被其弟子尊为清流砥柱,只钟书法。彼时,颐和园的一位监工想翁同龢批一笔钱款,初去拜访的时候带了好些银子准备通融一番,却被翁师傅拒之门外。这位监工求而不得,复在预谋。过了几天,有人献计,便差人印了一本翁师傅的书法集子,再次登门的时候,只谈自己以小人之心度翁师傅之腹,夸翁师傅是真正的清流领袖,并通晓笔墨之趣,非常仰慕翁师傅的名望。于是,翁师傅大笔一挥,便将60万两白银批给了这位颐和园监工,而这60万两白银可是李鸿章苦苦争取的海军炮弹之资。致使甲午海战因炮弹不足一败涂地,就是后话了。一言以蔽之,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如是而已。
如今正是反腐的攻坚阶段,又逢改革的深水区,国家正在努力避免经济转型的硬着陆,时下官员多晓钱财贪污是贪腐,而贪慕虚名反受其累何尝又不是呢?被虚名所累,中了小人的诡计,为小人敛财大开绿灯,那便是助纣为虐!然而真正可怕的不是贪污钱财,真正可恨的也不是为清名所累,真正可怕可恨的是贪腐之源成了官场的财路,明禁暗护,贼喊捉贼,沆瀣一气。
索贿行贿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贪腐和反腐则更像是一个钟摆的两端。什么时候能让这样的钱币退出历史,能让这样的钟摆成为墙壁的摆设,这将是我们毕其生所要追寻的答案,也是泱泱历史中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