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套校服880元,怎么这么高价?前晚,有网络爆料称,福州金桥学校要求学生定制校服,两套880元,有网友直呼“穿不起”。据悉,该校学生原本就有校服,学校仍提出购买,受到不少人质疑(2015年12月31日《东南快报》)。
近年来,围绕校服采购曝出的丑闻可谓接二连三。2013年,先是上海曝出“毒校服”事件,后是广东有教育局官员被曝开“父子店”,垄断校服供应。再有,东莞招标的“穿不起”的校服,全套校服要近三千元。
一方面,虽然学校表示,校服不是强制购买,但是希望家长和学生为了学校形象支持一下。学校这么说了,还有人敢不买吗?虽然学校表示不会勉强,全凭学生自愿,但据我所知,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学生能不穿校服的,因为不穿校服,学校就不让学生进校园。
尽管现在的校服生产与选购,都会冠冕堂皇地称政府招标,阳光采购,货比三家,但从近些年曝光的教育部门的腐败来看,校服也成了“唐僧肉”,上至教育局长、下至学校校长等一干寄生在校服生产利益链上的腐败分子,他们从校服中收了多少回扣,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些钱都是从学生的校服里掏出来的,如果不把这些寄生在校服利益链上的腐败回扣挤去,校服就不可能降下价来,质量就不会得到提升。
其实,在国家没有统一硬性规定的前提下,校服要不要、校服的形式、款式和价格,应该由校方、家长和学生三方面沟通后决定。校方作为学校管理方、学生家长作为出资人、学生本人作为校服的使用者都有权利发表意见,特别是学生家长,作为出资方,更有决定权;学生作为使用者,也有话语权。只有让家长和学生都参与进校服决策,校服才不会质次价高,才能挤压校服腐败空间,不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校服腐败就能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