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安徽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升级的一年。
这一年,安徽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贯彻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和普及,积极落实示范创建工作,狠抓监管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共同营造安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普法:增强法律意识,食品监管更透明
新《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其不但在处罚的内容上更加广泛,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行政罚款的额度。
自安徽发文《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法宣传普及工作的通知》以来,我省先后通过多种渠道掀起新食品安全法的普及与宣传。2015年6月16日上午,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合肥举行。
通过此次活动,市民在宣传周期间学习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动食品安全监管进入全程控制、预防为主、透明公开的新工作常态。当天,安徽各市、县(市、区)食品安全办联合同级有关部门、单位,同步举行了宣传周分会场活动。
今年的12月4日是第二个全国宪法日,当天,安徽省食药监局和合肥市食药监局率“法律顾问团”走进药品药企,面对面普法,不仅让药品企业懂法知法守法,也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的意识,同时营造良好的药品安全氛围。
提升:强化监管队伍,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严把从田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要严格落实政府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等各方责任……”今年8月20日至22日,安徽省委组织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安徽行政学院联合举办食品安全高级研讨班,安徽省副省长、省食安委副主任花建慧作出上述发言。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研讨班,旨在推进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基层监管力量,提升监管能力。研讨班期间,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徐恒秋着重围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常态、食品安全主要问题分析、适用新常态改进食品安全监管作了讲解辅导。从政治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监管维度四个方面阐述了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常态。以及,从外部因素和监管主体因素两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各项监管措施,凝聚工作合力,不断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创建:14市争创“食药安全城市”
第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县”评选刚刚落下帷幕,记者了解到,我省 “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也正在有序开展中。今年3月9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截至5月25日,全省共有14个市申报了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
12月9日,我省召开了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推进会。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徐恒秋总结了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启动后,申报创建的合肥等14市开展创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徐恒秋指出,创建中,我省坚持以监管重点工作引领创建,以创建推动监管重点工作落实,深化了创建,推动了监管。 下一步,我省要继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全程监管、探索推进风险分级管理、完善考核考评指标体系,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战略,有效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同时, 随着元旦春节将至,食品生产消费即将迎来新的高峰,我省各地将及早动员部署,加大监管抽检力度,及时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