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搅动互联网的千古乌镇
2015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细品搅动互联网的千古乌镇

 

□ 据《法制晚报》 乌镇,沿着幽长的石板路,从历史中慢慢走来,走到现在。在“互动互联,共享共治”的今天,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场——乌镇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它用新科技,展现自己的新未来,它又以独特的风韵,展现着自己的过去。

“乌戍”到“乌镇” 镇级单位行使府衙职能

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乌镇先民就在此处繁衍生息,据乌镇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可判断属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

春秋时期,乌镇名“乌戍”。因位于吴越两国交界处,战事频发,吴军常在此地驻扎,故有此名。

公元前222年,鉴于此处重要的地理位置,秦王嬴政置会稽郡,下设由拳、乌程等县。乌镇以车溪为界,东为“青墩”,隶属拳县,西为“乌墩”,隶属乌程县,至此乌镇一分为二。

三国孙权当政时期,在黄龙三年(公元231年),“由拳”改称“禾兴”,意为“野稻自生”。由此可见,此时乌镇已有稻米,并且长势极好。赤乌五年(公元242年),为避讳太子孙和的“和”字,改“禾兴县”为“嘉兴县”。

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始设乌镇,隶属苏州府。在《索靖明王庙碑》中首次出现“乌镇”二字,此前无据可考。而《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所以推测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

宋淳化三年(992年),乌镇转隶属于湖州。熙宁十年(1077年),将嘉兴县西部的 梧桐、永新、清风等5个乡归崇德县管辖,青镇虽在清风乡,但隶属于崇德,归秀州管辖。元丰初年,宋光宗赵惇继位,因“惇”与“墩”(dūn)同音,故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到明宣德五年(1430年),又将崇德县的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兴和梧桐六乡归于桐乡县,隶属青镇,归嘉兴府统辖;乌镇仍属乌程,归湖州府统辖。这一隶属关系便稳定下来,至清代未变。

由于乌镇地处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处,明清时期在乌镇特别设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即乌镇以镇级行政单位行使相当于府衙的职能,这在全国同类古镇中绝无仅有。民国元年(1912年),乌、青两镇依旧分治。1950年,乌、青两个镇才终于合并,隶属嘉兴市的桐乡县管辖。

地理重镇乌镇——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所

乌镇地势低洼,属于河流冲积与湖沼淤积平原,气候温和湿润,物产丰富,故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其地处浙江桐乡,北邻江苏吴县,西临湖州,东处京杭运河,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之处。历史上曾是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桐乡、石门、秀水、乌程、归安、吴江、震泽)错壤之地。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乌镇、青镇分为不同地区管辖,及乌镇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省份管辖的情况。而明清时期,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的设立,在地位上如此凸显乌镇也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除此之外,促使乌镇如此与众不同的,还有一点是与大运河的关系。乌镇内部河流属于长江流域太湖运河水系,河流南接海宁长安上塘河,北经澜溪塘与江苏省接壤。京杭大运河流经乌镇境内的段长约为42千米。而乌镇约有46条大部分主要河道与运河垂直相交,呈网状分布。仅仅与运河桐乡段相连的主要河道便有近10条,可见其分布之密。

而且,乌镇位于运河南起点一百多公里处,是唯一一个与大运河直接相通的江南古镇。乌镇与京杭运河、太湖相通,构成水网,与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做成亦路亦水的形式,使得乌镇成为水上交通中重要的一环。若站在望津桥畔眺望,可见两岸垂柳依依,水面开阔;若登塔远眺,两岸农田丰茂,船只穿梭不息;晨光夕阳,波光涟漪,似一条黄金水道,预示着乌镇的繁荣。

由于其处水陆之会,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过,镇内河网密布,港汊纵横。这哺育了乌镇灿烂的文化,同时也造就了乌镇繁盛的经济。《乌青镇志》对此有过记载:“商贾四集、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丛塔宫观周布森列,桥梁阛匮,宛然府城气象。”

至明清时期,乌镇已发展为烟火万家、雄视一方的重镇。而从现存的清末民初的建筑格局与整体风貌来看,也足见当时街肆的繁华。

地名由来乌有乌陀古迹 青有昭明青锁

就乌墩之“墩”,王雨舟在《二溪编》中有过这样的解释:“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但是显然人们并不喜欢这个显得略微平淡的名字。所以“越王诸子争君长海上分封于此,遂为乌余氏,故曰乌墩”;唐代的乌将军平定叛乱、保护黎民死后埋葬于此,故名乌镇,这两种饱含感情色彩的说法似乎更受人们欢迎。还有一种说法流传深广:“乌有乌陀古迹,青有昭明青锁”,所以乌镇、青镇取“乌”、“青”二字为名。

对此许多人并不认同,卢学溥编修《乌青镇志》时认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乡贤在《乌青文献》中提出:“乌墩、青墩之名,其从来远矣……大都江山自开辟以来,何有其名字?皆世谛流布相承耳,如‘齐鲁青未了’,‘澄江静如练’,是为山水传神写照语也。乌青之义盖类此。”即在中国古代的诗句当中如:“澄江静如练”、“齐鲁青未了”等是为了写诗句时可将其描写得更加传神的词语,而乌镇的乌墩、青墩原来就有,所以乌、青两字只为村镇增添了一抹诗情画意。

事实上乌镇名称与土壤颜色有关,据镇志记载:乌镇附近一个村庄,因土壤呈赤色,故名为红墩村。而另一村庄,土壤呈紫色,故名为紫墩村。而乌镇多淤积土,呈青色,在古代青色即为乌色,古人常常将青丝代指头发,乌镇名称故由此而来。

人文情怀文人荟萃 水乡格局经年未变

由于地处要塞,交通便利,文人墨客、商贩走卒汇聚于此,使得乌镇经济繁荣、人才辈出。

历史上的乌镇,名人大家灿若星河。南朝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斟酌《文选》。如今“昭明书院”门前的“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石坊,也成为中国最早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编纂见证。

除昭明太子之外,其恩师、齐梁文坛领袖、《宋书》《晋书》作者沈约,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南宋大诗人范成大、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的明代散文家茅坤、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晚清翰林严辰、光绪的老师夏同善也都在此生活过。

自宋至清千年时间,乌镇出贡生160人,举人161人,进士及第64人,另有荫功袭封者136人。至近代政治活动家沈泽民、银行家卢学溥、新闻学前辈严独鹤,还有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农学家沈骊英、文学巨匠茅盾、当代文化大师木心等也皆生于斯、长于斯,正因为他们,才有乌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有乌镇独特的一缕韵味。

乌镇至公元872年建镇至今,镇名未变,镇址未变,水系未变,生活方式未变,传统建筑经百年风雨,依旧保存完好。而其独特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格局——乌镇模式,也是乌镇人智慧的结晶。

“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岁月更替,风雨沧桑,却不改水阁、小桥、长长的古帮岸、远远的廊棚中透出的那水乡特有的韵味,那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保存下来的十几万平方米的江南典型水乡民居群及十几座古桥梁,诉说着古镇的隽永与从容。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