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结缘毛笔,晚霞交出“答卷”
六旬阿姨 能歌善舞
养花20余年 草根大爷成“大师”
召集姐妹学打鼓 打起腰鼓夕阳俏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生结缘毛笔,晚霞交出“答卷”
墨迹留存农家竹木器具上,乡亲们当宝贝
记者 陈明
 

星报讯 “这本书法集真实地反映了我目前的书法水平,我也就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交出了这份‘答卷’!”12月12日,黄山市徽州区民间书法家张忠一老先生在自己的《金弓书法集》首发式上,既谦虚又饱含深情地说道。

张忠一,字金弓,今年74岁,是一位退休教师。张老生于徽州,长于徽州,受父辈影响,自幼便勤习书法,从12岁起临池不辍,长达60多年的书法生涯,造就了他独具特色的书法品格,其作品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并被许多国家收藏。

有趣的是,张老有不少墨迹是留存在农家的竹木器具上的。朴实的乡亲们敝帚自珍,喜欢在自己的器具上标明主人姓名和置办年份,既是铭记,也方便保管和使用。作为老师,张忠一在乡亲们眼中是大知识分子,所以大家就找上门来请他写。忠厚的张老用心落笔,工工整整写下每一笔字,不肯马虎应付。久而久之,远近村民但凡红白喜事、开会应酬、书写条幅对联等等,都前来相求,张老总是来者不拒。

张老的作品节奏明快,布局灵活,点画精到,博采众长;字体秀美,笔力遒劲,侧锋求势,中锋求力,藏锋求韵;以楷见长,行草皆精,时而中锋走笔,时而骤雨旋风,深受群众喜爱,也得到同行的一致认可。

首发式上,张忠一谈到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我以为书法等于写字,可写字不等于书法。练习书法首先要坚持传统的继承,力求创新要与新时代审美观点完美结合。离开传统,书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离开创新,书法就成了枯萎的朽木,变成一潭死水了。”与会人士认为,《金弓书法集》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相信张老会在未来创作出更好的佳作。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