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最值得去的江淮旅游地
依山傍水长临河镇
静游“鲁迅故里”
3上一篇 2015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静游“鲁迅故里”

 

□一叶

不久前,来到绍兴。静静地走进“鲁迅故里”,一颗心,宁静而诗意。

“鲁迅故里”入口处,那一整面墙上镌刻的巨幅浮雕令我心潮起伏。浮雕分为两部分。左面的一端生动地勾画出浓郁的水乡风情。古朴的石桥下,水波流转,乌篷船逐波前行。两岸民居,白墙黑瓦,半隐于树影之中。屋顶炊烟袅袅,似在召唤远行的游子早日回归。右面的一端是鲁迅先生的刻像:清瘦的面容,直立着一头刷子似的短发。眼神深邃,手中的香烟正一缕缕地飘散。从墙壁的那一边探过墙顶的翠绿竹枝分外多情,随风轻轻摇曳,仿佛也深深地懂得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铮铮风骨与博大情怀。

走进“鲁迅祖居”,鲁迅家族的点点滴滴便映入我的眼帘。曲径通幽的小院、古朴整洁的摆设、玲珑有致的家居,生动地再现了鲁迅早年的生活环境,也隐隐透出一丝凄凉的气息。古朴的方桌,宁式木床,以及鲁迅小时候使用过的书桌,都在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导游告诉我,鲁迅的童年时光是在舅舅家度过的。因为舅舅家境贫寒,所以鲁迅的童年时代也就非常艰辛。因为生活贫困,经常受人嘲讽,使得鲁迅小时候便深感世态炎凉,从小便发愤读书,立志成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走进“鲁迅故居”,这里有鲁迅的卧室、母亲鲁瑞的卧室和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蒋氏常给幼年的鲁迅讲故事。后来,鲁迅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鲁迅家的厨房很宽大,阳光充足。很长的案板,很大的水缸,以及很多的陶碗和罐子,分门别类,摆放得非常整齐。厨房,俗称灶间。鲁迅儿时有许多农民朋友,其中和章运水最为要好。导游告诉我,这是他俩初识并经常玩耍的地方。章运水教鲁迅怎样捕鸟,讲述在海边沙地里看管西瓜、拿胡叉刺猹的故事,是他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后来,鲁迅曾以章运水为模特儿在小说《故乡》中塑造了“闰土”这个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

走出灶间,眼前豁然开朗,一个郁郁葱葱的大园子呈现在眼前,这便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等都令人遐想无限。

“三味书屋”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的牌匾。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鲁迅的座位最初在书屋的南墙下,由于别的学生经常出入后园,影响他的学习,就要求塾师把座位移到东北角。鲁迅使用的是一张两抽屉的硬书桌,在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

看着拿着戒尺的私塾老师寿镜吾的雕像,想象着鲁迅先生当年刻苦攻读的情形,品味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韵味,我被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感染了,一切都变得那么真实。

静静地走进“鲁迅故里”,心灵深处的种种感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同时充满了上进的力量。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