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机器人产业将“引爆”安徽制造
合肥中菜市路等地将建立体停车库
2万种农产品争上合肥市民餐桌
我省信贷资金“去哪了”?
3上一篇 2015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省信贷资金“去哪了”?
环保、信息技术业增幅五成左右 保障房开发新增近300个亿
□ 记者 丁林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昨日从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小微金融机构已经超千家。与此同时,该行也披露了截至10月末,我省信贷资金的流向。

保障房开发贷款增加较多

信贷资金投放是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信贷资源的投放呈现向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

数据显示,10月末,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54.3%、51.9%和44.6%;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3%,比年初净减少28.6亿元。

另一方面,房地产贷款也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支持保障房建设和个人购房需求。具体来看,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总体平稳,前10个月新增715.5亿元;保障房开发贷款增加较多,前10个月新增295.7亿元,同比多增144.4亿元,占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量的87.2%。

小微金融机构逾千家

据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陶诚介绍,合肥正在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业态,大力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社区银行等业务开展。

据统计,在小微金融发展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安徽省典当、融资担保业、融资租赁业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1017家,将近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3倍。

另外,至9月末,我省小微金融机构共投放资金共计825.7亿元,约占同期银行业各项贷款的3.3%。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3年覆盖全省

作为牵头方,全省多地依托人民银行建立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

截至目前,全省有淮南、阜阳、黄山、安庆和芜湖等市建立了市级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五河、宿松、霍山、界首等县域地区也开展了建设。

截至今年3季度末,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已采集农户信息达316万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000户,已录入各类平台农户达297万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1200户。

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陶诚表示,准备用3年时间,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全覆盖”。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