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书画称妙手 尽绘新安山水情
2015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五代书画称妙手 尽绘新安山水情
著名新安画家张仲平:不只为热爱,也是为了传承
 

□ 邵华 周良 文/图

这是一个传奇的家族。他们祖上世代为官,白衣卿相,出入厅堂。他们曾经与黄宾虹、张大千等人为邻为友,素白宣纸挥毫泼墨,尽显文人风流。他们也曾热血方刚,日寇侵华期间,投笔从戎,守卫山河。

百年之后,繁华尽掩。而他们的后人,却依然执著地拿起画笔,绘尽一方山水,一片热土。一门五代丹青手,尽绘新安山水情。不只是为热爱,也是为了传承。

捐赠:弥补安徽省博缺憾

2011年11月,安徽省博新馆举行一场特别的书画展览,展名“揭开历史的尘埃——新安张氏三代书画捐赠展”。著名新安画家张仲平将自己和父亲以及祖父的130多幅新安画作无偿捐给安徽省博新馆。这130多幅作品可不是一般的画作。

新安画派是我国明清时期在皖南徽州地区形成的一个山水画流派,新安画派作品也是安徽博物院特色馆藏之一,但在这些作品中,一门几代画家而且同是名家的作品极少。张仲平将其祖父张翰飞、父亲张君逸连同他本人创作的书画作品捐赠给安徽博物院永久收藏,这弥补了省博馆藏缺乏家族作品的缺憾。从张氏艺术来讲,是从祖辈的文人画精神浓厚的古典形态,逐渐演化到张仲平的当代传统型的过程,传承与嬗变的轨迹非常清晰,可以看出时代趋势对这个家族绘画风格的影响。

作品中,有张仲平父亲张君逸在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诸如《牧归图》、《荷香扑面来》、《深山处处采茶忙》等。这些作品,原本流落在民间,是张仲平费尽心血,用自己作品换,耗巨资收回来的。

张翰飞:“新安三雄”之首

张仲平祖父张翰飞,名鹏翎,1884年出生于歙县定潭,父亲张训臣为前清举人,擅长书画。在清朝宣布结束科举期间,张翰飞学习于中华校,即京师大学堂前身。

“民国”时期,合肥出了个王揖唐,著名学者、政客,北洋上将。他在《今是楼诗话》记载:“余中华校中多诗友,宝融而外,如彭醇士(粹中)、罗超凡(兆凤)、李筱瀛(国柱)、张翰飞(鹏翎),其最著者。醇士、翰飞兼擅丹青,尤为难得……”

应天下举人请求,1907年,满清朝廷在取消科举后开设了优贡会考。张翰飞与姐夫吴承仕一起参加考试。

消息传来,这一年科考共录取367人。吴承仕考取第一名,张翰飞考取第20名,随后供职于翰林院。他自幼聪颖,酷爱书画。进入翰林院后,刻苦研习古代名家字画,由新安画派上溯元四家(倪云林、黄子久、吴镇、王蒙),同时博学历代各家之长,作品风格自成一体,笔苍墨润,纵逸多姿。

在 “民国”画坛上,张翰飞与黄宾虹、汪采白一起被世人称为“新安三雄”。而当时,张翰飞担任铁道部部长叶公绰的高级助理,诗文、经史、书画、篆刻无一不精,名声和影响力让他被誉为“新安三雄”之首。曾经介绍家乡围棋手过旭初给段祺瑞。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翰飞的旧友,伪满洲国政府国务总理郑孝胥极力邀请他北上,张翰飞严词拒绝,退出官场,回到来家办学,描绘家乡美丽风光。

张君逸:“大好河山”题写人

张翰飞儿子张君逸,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获双学士学位,精通多国语言。他幼受父影响,即显露出绘画天赋。与梅兰芳等一道拜王梦白为师,又得黄宾虹、汪采白等名家指导,作品构图新颖,挺拔俏丽,秀逸清幽。与张大千、吴镜汀、启功等是琴棋书画好友,他们间相互赠送作品。张家收藏的名人字画,单黄宾虹、张大千的画就有一百多张。

抗日战争期间,张君逸担任北平《晨报》编辑,一天晚上回家,走错了一个胡同,误入日本人的驻地。为了不做汉奸,他连夜逃回老家。

经围棋国手过旭初举荐,张君逸做了国民党抗日将领唐式遵的上校秘书,唐式遵时任第三集团军副司令,驻扎在屯溪一带。他喜爱收藏,要求张君逸把关。为了不让珍贵文物流出徽州,张君逸见到好作品故意说不好,为此,差点掉了脑袋。

一天,唐式遵率幕僚来到黄山温泉边,提出要在对面石壁上镌字留念,想到大好河山只剩半壁,决定刻“大好河山”。同行的江兆申力举张君逸执笔,张君逸用抓笔题写,遒劲有力,被唐式遵认可。这就是石壁上“大好河山”四字的由来,但署名是唐式遵。后来,担任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江兆申到屯溪办画展,向大家道出了题字真相。

安徽省艺术学校创办后,张君逸与孔小瑜等一起从事美术教育。耿明、童乃寿等安徽画坛一批著名山水画家都是他的弟子。

特殊时期,张君逸受到批斗,含冤去世,教学之余写成的数十万言的《新安画派的继承和发展》手稿也被毁。去世前,还赠送歙县博物馆古玩字画17件。

张仲平:“清湘后又一人也”

张仲平,1939年出生于北京歙县会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安徽分会创会顾问,作品被中南海等机构收藏。

父亲张君逸提前逃回老家,他是几年后才被接回歙县。他从小受父亲影响,喜爱画画。黄宾虹看他小时候的画作后,感叹具有绘画天赋,并为他题词:“天道酬勤”。

因为父亲受到批斗,张仲平的人生也就充满坎坷。但绘画一直没有放弃。有一次,著名画家侯北人看他以石涛笔意的作品后,大为惊叹,题下“清湘后又一人也”。

张仲平在创作之余,就是收集祖父和父亲的作品。他与妻子何群仙一辈子生活节俭,但祖父和父亲的作品,用自己作品换不下就拿钱买,十几万、几十万也咬牙收购。当安徽省博物院院长朱良剑提出省博缺乏家族性画家作品后,毅然捐献,体现出了对新安画派传承的博大胸怀。

张仲平的儿子张宏,也在父亲影响下拿起画笔。 “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父亲是一座让我敬仰的山。”过去,他不敢轻易拿起画笔,“父亲和祖辈的成就摆在那里,年轻时不敢去接传承这个担子。”他坦言,自己压力很大,“生怕自己做不好,更不敢想象自己会超越父辈的成就。

最终,他走进了中国美院进修。“不能让张家的这一传承到我这里就断了,”他说。“刚开始做决定的时候是很有压力很痛苦的,静下心来慢慢做就好一点了。”如今,除非必要的应酬与社会交往,他每天都在家中研习绘画。

张宏的女儿也是绘画科班出身,成绩优异的她在设计方面拥有天赋。“不强求她以后一定要选择绘画这条路,她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张宏说。“但以后她应该也会喜欢绘画,把这门家学传承下去。”他显然很有信心。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