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历史上那些有趣的事
2015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淮历史上那些有趣的事

□ 张亚琴
曹操的媳妇甄氏貌美
 

安徽出了众多的历代状元。但是,你知道龙汝言的状元是怎么得来的吗?

三国时,出了很多名垂青史的大将。但是,你知道霍邱有个叫丁奉的寿命最长吗?

一代枭雄曹操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你知道他家三代媳妇不得善终的结局吗?

江淮的土地上,曾爆发了不少著名的战争。但是,你知道书生指挥宋军打败金军的采石之战吗?

历史书上的记载也许枯燥无味,可曾发生在江淮大地的趣事,远比你想象中的精彩。

“拍马状元”龙汝言

龙汝言的故事,很具传奇色彩。

龙汝言出生于文事鼎盛的古文重地--安庆,在没有中第的时候,曾在某都统家做幕宾。有一次,正赶上嘉庆皇帝过生日。按照清廷的风俗,每逢皇帝过生日以及遇有其他重要的节日,一二品以上的大臣以及朝廷上精于词章的翰林们照例都要写些歌功颂德之类的诗词歌赋,制成精美的小册子献给皇帝。

因此,龙汝言供职的都统自然也不能例外。不过,由于他的文采实在寥寥,被逼无奈之下,都统只好请龙汝言为他代笔。

在接到都统的托付之后,龙汝言茶饭不思,一门心思用在了如何写好这份谀辞上面。从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御制诗”里获得了灵感,写成了一首长诗,作为贺礼。

对于这样一份颇为用心的祝贺辞章,嘉庆皇帝一见之下不禁龙颜大悦,忙不迭地立即召见该诗的“作者”八旗都统以示奖励。

在皇帝召见时,都统不敢撒谎,称这首诗作的真正作者是在自己家做幕宾的书生龙汝言。

得知了真实的情况后,嘉庆皇帝更加高兴。于是,代笔的龙汝言被嘉庆皇帝亲自赏了个“举人”的功名,并且获准可以和那些通过读书考试取得举人功名的士子一起参加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的会试。

谁知,龙汝言却名落孙山,根本没有被选中。

事后,当几个主考官向嘉庆皇帝汇报本科的考试情况时,嘉庆皇帝很不高兴,明确告诉考官们说:今次一科所选中的士子的文墨都不好。

这时,有太监向考官们透露说,皇帝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你们没有取中龙汝言。后来,考官们长了记性,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的会试后,将龙汝言的名字置于前列交给皇帝定夺。在其后的殿试,考官们更把龙汝言置为“一甲一名”也就是状元的位置。

据说,嘉庆皇帝还曾假戏真做地对大臣感慨说:龙汝言这个人的确是有些才能的。

最长寿的三国名将丁奉

252年,吴帝孙权逝世,他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帝位,丁奉也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同年,魏国派遣诸葛诞、胡遵等人进攻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吴太傅诸葛恪率军前去抵御。诸将都说:“敌人听说太傅您亲自到来,等到我们上岸他们就会逃走。”

唯独丁奉认为:敌人调集境内兵力,带了许昌、洛阳的全部兵力大举前来,一定定下了明确的目标,怎能无获而返?我们不应指望敌人不战而退,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

诸葛恪上岸后,丁奉离开大部队的行军路线,独自带领手下三千人前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军乘船两天就到达前线,占据了徐塘(今属安徽)。

当时天气寒冷下了大雪,魏军将领饮酒高谈,丁奉见敌人先头部队人少,就对手下说:“立功领赏的时候到了!”令士兵脱去铠甲头盔,都拿着短兵器。魏将发现后都取笑他们,并不做防备。丁奉率领部队奋起砍杀魏军,大破魏军先头部队的营寨,正好此时吕据等人的部队到来,一起击溃了魏军。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

三国中的侯王将相谁最长寿,也是丁奉。据史书与《三国演义》记载,孙权于十五岁掌权,次年开馆招贤,丁奉来投靠,孙权当时接手父兄基业,开馆时才十六七岁,丁奉做为将校来投,又不是娃娃兵,绝对不会比他更年轻,这是常识。

孙权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长寿君主,死时七十一岁。此后孙亮三度改元,统治七年;孙休又统治七年,丁奉就有八十五岁了。孙皓是吴国最后一名帝王,年号为元兴,一年后又改为甘露,又一年后改为宝鼎,丁奉死于宝鼎三年。

所以三国演义的侯王将相中,以丁奉最为长寿。

嫁入曹操家的女人不容易

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室,自己没孩子,曹操与刘夫人生有一子——曹昂,是长子。刘夫人死得早,丁夫人便将曹昂抚为己子。丁夫人这么疼曹公子,曹操倒不是很珍惜,要带着丁夫人的心肝宝贝出去拉练拉练,而且还不是军演,是真的打仗,去讨伐张绣。曹昂的结局是战死。

曹昂的死,是对丁夫人的致命一击。刚烈的母亲一天到晚跟曹操哭吼,曹操被她哭吼得烦了,于是送回娘家去。从此,丁夫人与他分手。

多少年后,病入膏肓的曹操满怀着歉疚说:“我死了,在九泉之下碰到曹昂,他要是问我:妈妈被你弄到哪里去了?我怎么交代啊?”

曹家最传奇的媳妇莫过于甄氏。她本是袁绍的儿媳妇,与曹丕相遇于战乱后的幽州。乱世佳人似乎格外让人怜爱。甄氏的一次仰视,曹丕的一次俯视,爱情就产生了。曹丕爱她,娶她,宠她。可曹丕即位第二年,因为新宠郭皇后,甄氏被赐死。甄氏死得很凄凉,披散头发覆盖面容,口里被塞进米糠。

第三代媳妇是曹睿的皇后毛氏。公元236年,魏明帝游后园,众妃相伴,宠妃郭氏觉得有点过意不去,说了句:“应该通知皇后吧。”曹睿很绝情地说:“谁敢通知皇后,谁就别想活。”憋着一肚子委屈的毛皇后,第二天试探着跟曹睿说:“昨天游园挺快活吧?”仅仅是一次小心翼翼的打听,却把曹睿惹怒,十几个在场的证人没命,毛皇后也没命,一场风流吃醋以血腥结束。

书生指挥的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

当时,虞允文采石犒师,距采石数公里外,即闻鼓声阵阵,问道旁行人,说是金军今日渡江,随行人都想回去,虞允文不听,进至采石。此时,宋军没有主将,人心惶惶,秩序混乱。虞允文到了江边,见宋朝王权残部士气低落。虞允文十分吃惊,觉得等来接任宋军将领的李显忠来已经来不及了,就立刻召集宋军将士,说决心一战。

宋军部将见虞允文出来作主,也打起精神来了。

虞允文是个书生,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争。但是爱国的责任心使他鼓起勇气。他立刻命令步兵、骑兵都整好队伍,沿江布阵,又把江面的宋军船只分为五队,一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掩匿山后。敌军以为采石无兵,及近南岸,见宋军列阵相待,当涂人民观战助威者十数里不绝,方才大惊,欲退不能,只得前进。

几百艘金军大船迎着江风,满载着金兵向南岸驶来。没有多少时间,金兵已经陆续登岸。虞允文命令部将时俊率领步兵出击。时俊挥舞着双刀,带头冲向敌阵。兵士们士气高涨,拼命冲杀。金兵进军以来,从没有遭到过抵抗,一下子碰到这样强大的敌手,就都垮下来了。江面上的宋军战船,也向金军的大船冲去。

随后,金军惨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