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遭“拆违”的小吃摊建起门面 是相关部门“批准”的?
2015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市民投诉淮北市相山区友谊巷小吃街违建乱象不止
多次遭“拆违”的小吃摊建起门面 是相关部门“批准”的?

□ 本报记者 文/图
多次被“拆违”的地点,如今盖起了崭新的门面房
 

淮北市相山区友谊巷,在当地是有名气的小吃街,由于初期各种市政设施不完善,存在各种隐患,再加上乱搭建,数年内遭到数度拆违。可是,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接到投诉称,相山区各个部门及淮北市百货大楼却在被拆违处建成新房,并已对外出租。

有内部人士透露称,该房屋没有手续,却经相山区一分管领导批示准建,记者就此消息向相山区相关部门求证并未得到回应,而主要建设方百货大楼称相关手续没必要向媒体提供。

投诉

1 友谊巷违建门面对外出租 是政府同意的?

日前,市场星报接到淮北市民投诉称:淮北市相山区友谊巷有多家小吃,因隐患重重,违建较多,当地曾进行多次拆违,但拆违后,小吃棚店再次恢复。近期,由淮北市百货大楼主导建成多间门面房屋,对外进行租赁,声称经过政府同意,但没有任何手续。

“为创建,每年拆违,但是自己又同意建违章,令人难以理解。”该投诉人称。

据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多方了解,位于淮北市相山区的友谊巷长约600米,是老城区内重要的人行街巷,周边的幸福社区、供电社区、闸河社区,有数万常住人口,每天有大量人流涌入,人气一直很旺。

友谊巷初建时,市政基础较为薄弱,存在食品卫生、消防等多重隐患。此后进行过多番整治、拆违。

2011年7月, 淮北当地媒体报道称,淮北市彻底整治改变这条老街巷整体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友谊巷巷内重新铺设上水、排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街巷与社区交口处安装路灯,同时对路面进行整体维护,开设人行道,并出台实施《友谊巷整治规划设计方案》。

报道称,“在征得店主同意的情况下,依据各店铺的特点统一尺寸和设置高度,并对店面招牌进行统一设计,做到高低有序、规划统一。沿街破旧墙体和楼面,也将通过产权单位的改造、粉刷和清洗,塑造整洁、清爽面貌。”

这个方案究竟落实的怎样呢?

从当地媒体报道可以看出,2014年5月26日下午,淮北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联合相山区市容局,对友谊巷中段百货大楼东墙根11处乱搭建售货亭依法进行了拆除,这些售货亭并定性为“扰民售货亭”,且已全部被依法拆除。

2015年7月6日,淮北市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友谊巷大部分违规搭建的临时棚亭已被经营户自行拆除,对象仍是“紧靠百货大楼东墙搭建的十多处简易棚亭”。

淮北市相山区东街道办事处王主任在接受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采访时称,友谊巷于1994年前后形成,当时为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但违建较多,每一年检查都拆掉一次或两次,结束以后再“恢复”。现在已形成了固化的利益,淮北是市、区共同管理市容,多部门曾开过会议研究处理此事,市城管管理主干街道,小巷则属于区城管分管。

2 建设主体百货大楼: “没必要给你们看手续”

2015年10月底,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来到淮北市相山区的友谊巷,尽管是早晨,由于近邻各个小区,又位于老城区,人流量大。

在巷口紧靠着淮北市百货大楼东墙,有十余家刚刚建成不久的小房屋,小吃店不少已经开门营业,这就是被屡次拆违的创建重点区域。

记者走访了多家商户,友谊巷口的一家经营户告诉记者,该处是为了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而且城管曾前来多次拆除他们的简易棚,现在是百货大楼负责建设的房屋。

淮北市百货大楼一刘姓负责人告诉记者,百货大楼是建设主体,严格按照市区两级统一要求、统一规划来进行安排的。

记者请求其提供相关的建设手续,刘姓负责人称“没必要给你们看,给你们看什么手续呢?”随后,让记者与东街道办城管等部门了解情况。

据相山区政府一内部人士称,该区一分管领导曾批示同意建设该处房屋,但建设并没有相关手续。对此,记者曾求证宣传部门,但截至发稿之时,宣传部门并未就此回应。

3 相山区东街道: 市区认可,就不属于违建

目前存在的十余间再建房屋,究竟是不是违建?有没有相关的手续?

相山区东街道办事处王主任告诉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那一块的经营户违章建设存在多年了,大概是在1994年前后形成的,但占用地皮是百货大楼的,原来由大楼收取一些租金,东街道、百货大楼、城管局多部门曾召开联席会议。“是不是违章?市区认可,就不属于违章(建筑),这个意见是相关部门拿出的”。

记者又采访了淮北市城管局,而市局答复称此由相山区城管局负责分管,但建设主体是百货大楼。

而相山区城管局答复则称要了解详细情况,则必须经过宣传部门同意,同时记者注意到,淮北市相山区文明办与区城管局同属一班工作人员。

淮北市相山区宣传部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回复称已安排相山区东街道办事处进行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接到该部门任何回应。

记者手记

“运动式”创建到底能否带来“文明”?

为了提高市民素质,尽快进入小康社会,践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中央精神,全国上下曾多次掀起文明创建的活动高潮。

在被污染的河沟边建起风景墙,在垃圾堆前种起小树林,拆除形象不佳的违建简易棚,迎接上级领导检查,等等这些运动式的创建不仅为人们熟知,且在民间广泛流传,甚至形成了固化思维:文明创建,就应如此。

淮北市相山区的友谊巷在众多知情者的描述里,成了“文明创建”的重点区域:每年拆除一次,“运动”结束后再恢复,如此耗费人力、物力,仅仅就是为了“创建”,而“文明”是否真的深入人心了呢?

更有甚者,在原处建房用于商业运作,尽管是否为违建尚待回音,但如何妥善解决社会遗留问题同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间的多重冲突,仍是考验城市管理者们的长久命题。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