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捐献:换一种方式让生命继续
2015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55年,我省登记5000人,实捐400人
遗体捐献:换一种方式让生命继续

 

□孙志敏 邱瑾 记者 邵华

“他们的生命已然终结,却无私地浇灌着他人的健康之树;他们的躯体或许不再完整,却时刻庇护着他人的生命周全……”在医学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是遗体捐献者,被尊称为“大体老师”、“无语良师”。甚至有人感念他们的付出,尊称他们为“菩萨”。

“入土为安”、“保留全尸”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随着观念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发挥生命最后的使用权,捐赠出自己的躯体,用以展示人体的奥秘,启发生命的新思维,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他们不仅是生命的结束,更是生命的延续。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采访了多位遗体捐赠志愿者,听他们讲述捐赠背后的动人故事。

父亲捐献遗体曾遭家人强烈反对

回忆起父亲捐献遗体的过程,季春明至今仍有些心绪难平。季春明是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的父亲季学友退休前是工厂工人。季春明父亲捐献遗体之事可谓一波三折。

2012年,68岁的季学友在媒体上看到遗体捐献的相关报道。“捐献遗体既可以免了儿孙们为自己身后事的烦扰,还能够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多好的一件事。”这位开明的老人萌生了遗体捐献的决心。

既已下定决心,季学友开始拖着病弱的身体寻找接受中心。无奈老人年岁已大,既不知如何捐献,也不知合肥遗体捐献接受站在哪里。“跑了好多趟,都找错地方了,当时这个事就搁置了一段时间。”季春明介绍。

后来,季学友在小区附近偶遇了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的负责人付杰。老人重燃信心,当即申请捐献遗体。

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亲戚朋友都强烈反对自己的决定。“尤其是我的母亲,特别反对,”季春明介绍,“中国的传统观念都是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母亲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我父亲是个很固执的人,他觉得对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身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季春明能够理解父亲的决定。他帮着父亲给家里人做工作,甚至劝服了自己的母亲,“母亲最终没有同意,但也没有说反对,算是默认了,”季春明道。

今年1月份,季学友老人离世。悲痛之余,季春明拿起电话拨给了安徽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受站的工作人员。几十分钟后,工作人员来到了现场,简短的告别仪式之后,季老的遗体被请走。

老夫妻俩同时签署了遗体捐献同意书

在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区,周熬成与老伴同时签订遗体捐献申请书的故事让人动容。

周老今年86岁,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眼睛不花,行动敏捷,精神十足。八十多岁的他每天还积极锻炼,每天四点多就起床,蹬自行车、举哑铃、打乒乓球,还要完成一套自创的气功。“去年我还在社区的乒乓球赛上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呢。”他笑着说。

周老出生在江苏宜兴,讲话有点地方口音。和别人讲话时,他经常拿出纸和笔,以方便交流。

回忆起自己已经去世的老伴,周老有说不完的话。周老年轻时在苏南机训队学习翻译密码电报。在那里他遇到执手半个世纪的老伴冯志民。1950年,两人一起来到安徽,并同时入了党。1952年安徽省军区成立时,两人又同时被调入省委机要处工作。1954年两人组建了小家庭。“我们两个人志趣相投,性情相近,对很多事看法都很一致。”周老介绍道。

1993年,周老的同学去世后捐献了遗体,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第一次知道遗体捐献这件事。”和老伴提起这件事之后,两人就有了捐献遗体的念头。2006年,两位老人在儿女的支持下双双签订了遗体捐献申请书。

我省登记5000人,实捐400人

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负责人付杰介绍,我省遗体捐献工作可追溯到1960年。当时,原安徽医学院首任院长、眼科教授、专家张锡祺的部分器官被捐献用于病理解剖,标志着我省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正式开始。

55年过去了,截至目前,全省已办理遗体捐献登记的志愿者近5000人,实现捐献的志愿者有400人左右。尽管从总体来看实际捐献比例并不高,但付杰表示,遗体捐献工作是一件社会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和支持。从我省情况来看,遗体捐献工作一年比一年好。

付杰介绍,目前我省遗体捐献还没有法规保障,现在我们奉行的是遗嘱执行人签字原则,没有家属的签字,捐献人单方同意也是不可以的。有的家属在捐献人去世后,不执行捐献人意愿,不捐献其遗体。他建议,遗体捐献工作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尽早尽快出台一部有关法规,以此保障捐献者、受捐者、接受站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并提升社会认可度。

建议:给予捐献者及家属最大的尊重

据了解,志愿者捐献的遗体主要用于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病理解剖研究、角膜等组织器官的移植等。在我国,遗体捐献工作不仅能推动殡葬改革,节约资源,而且能够移风易俗,促进绿色殡葬的开展,保护环境。

付杰表示,每一位遗体捐献者都是英雄。近些年媒体曝出的被捐遗体不被尊重的现象只是极少数。他所负责的安医大遗体捐献接受站,一直很严格、严肃、认真、谨慎地服务于这项工作。安徽医科大学每一次组织学生上人体解剖实验课,都会向遗体三鞠躬、默哀三分钟。以此引导学生尊重标本,尊重遗体。

不仅如此,每一次遗体捐献告别会,他们都会组织学生参加。而每年的清明节、春分日、冬至、红十字会日、重阳节等节日,安徽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受站都会组织学生到大蜀山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林举行各种形式的祭奠活动。

此外,安徽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受站每年都会组织志愿者将部分捐献者的骨灰护送回家。针对特别困难的捐献者家庭,他们还进行特别慰问与帮扶,并深入社区,定期开展义诊、文娱演出等活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捐献者们在生命的尽头还不忘给社会留下最后的贡献,他们的精神让人万分感动,我们要给与遗体捐献者及其家属最大的认同与尊重。”付杰表示。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