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 最近,多个大国政治领导人相继到访,让中亚五国频频成为国际舞台的聚光焦点。从30日起,美国国务卿克里开始首次连访中亚五国。两天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结束对那里的访问。7月,印度总理莫迪也曾对中亚五国进行了“旋风”式访问。
是什么吸引大国注目中亚五国?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和地缘政治博弈?
“欧亚大陆的巴尔干”
中亚五国指的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不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印度,都不约而同地看中了中亚五国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和丰富的能源资源。
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此地。冷战结束后,中亚作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其地缘政治意义更加凸显出来。
从能源资源看,中亚及里海地区石油储量一般估计为1500~2000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8~25%,探明天然气储量达7.9万亿立方米,被誉为“第二个中东”。中亚能源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因其地缘位置而包含着重大的政治意义。中亚油气的流向,某种程度上会增添东西方、大国之间博弈的筹码,各国必定会在此地展开角逐和较量。
《大棋局》一书的作者布热津斯基在分析欧亚大陆战略格局时,将中亚地区描述为“欧亚大陆的巴尔干”,他认为,正是因为中亚在欧亚大棋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中亚的周边大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基于不同的国家利益以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在中亚地区展开战略角逐。
各有所需 各遇所难
综上可见,美国、日本领导人接踵造访中亚五国,都有其直接的利益诉求和战略考虑。但在现实中,这些国家在拓展中亚外交时都面临着一些难处。
克里访问的重头戏,则是与中亚五国外长首次举行“5+1”对话,主要议题是地区局势和安全问题。鉴于美国已推迟从阿富汗撤军,加上塔利班活动猖獗,美国势必谋求强化同中亚国家的安全合作。有报道认为,不排除克里借此访增强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甚至设立军事基地的可能,并认为克里访问意在削弱俄罗斯在中亚的军事影响力。
经济议题也在克里访问日程之中。美国曾提出“大中亚”和“新丝绸之路”计划,期望以阿富汗为中心,建设贯穿中亚和南亚各国的交通、通信和油气管道,推动区域国家全面合作,形成由亲美国家组成的地缘政治板块,但实际进展缓慢乃至停滞。
安倍的访问,是日本首相9年来首次访问中亚,随同访问的还有庞大的日本企业家代表团。访问结束后,日本宣布收获270亿美元合同,并承诺今后5年内向中亚各国提供250亿美元的发展援助资金。有日本媒体认为,安倍此访不仅为谋求获得更多中亚国家资源,也想借此遏制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但日媒也承认,当前俄罗斯、中国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比较大,而印度正试图迎头赶上。日本在中亚外交起点低,根基浅,加之地理距离遥远,难以成为中亚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也很难成为参与中亚博弈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