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改丹青志 一门四代书画家
2015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折不改丹青志 一门四代书画家
包拯后裔——沈力家族的翰墨人生
 

□ 杨园园 记者 周玉冰 文/图

他们是北宋名臣包拯的后裔。

他们的人生在时代的风雨中饱受磨难,靠着毅力与奋斗,不向苦难低头,终于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四代喜爱丹青,他们书写了绘画世家的传奇,他们就是著名书画家沈力先生一家。

A

秀丽山水,启发艺术才情

北宋时期,合肥出了个包拯。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人称他为“包青天”或“包公”。

光绪年间,包拯的后裔中有一位工匠,养有五个儿子,生活艰难,逃荒到泾县。当地有位姓沈的老中医,家境宽裕,看中了他的小儿子包静,便抱养过去,改名沈澄。

沈澄从小喜爱画画,泾县的秀丽山水更是启发了他的艺术才情,家境又为他的兴趣提供了条件,他考取了上海美专,师从马公愚、黄宾虹、潘玉良、刘海粟等人,绘画精湛,留校任教。担任过中学美术、国文教员。

B

沈澄的妻子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曾担任南陵县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园园长。1945年,儿子出生,沈澄给他取名沈力,谐音胜利,因为他对国家满怀热爱之情。

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里,爷爷、父母都是当地名流,小沈力有着快乐的童年。然而,这个家庭疼爱孩子但不溺爱,小沈力从小听话、懂事。父亲几乎天天画画,小沈力总在一旁看着,慢慢地,他喜爱上了画画,见到什么画什么。

沈澄从儿子身上看到了绘画天赋,潜心地教他画画。他的内心深处,多么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大画家。他为他规划着未来,希望他能平安、快乐、幸福地朝着自己为他设计的艺术之路去发展:考取艺术学校,从事绘画创作。

1957年,沈力小学毕业。一场时代的风雨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幸福的童年瞬间被剥夺,作为知识分子的父母被划为“右派”,父亲还戴上了“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在监狱里,受到了摧残般的折磨。后来,监狱里住不下,也没有吃的,他被送回了家,可是,身体彻底垮了。

小学毕业时,沈力参加了小升初入学考试,成绩公布,他同时考入了中学和芜湖艺校两所学校。然而,以政治成分不符合为由,他被剥夺了上学的机会……

母亲被下放到农村的一所小学教算术。12岁的沈力跟随母亲,他一面自学,一面承担家务。原来整日拿画笔的手,现在要拿起工具织布、砍柴、打鱼……日子过得很是清苦,也磨炼了他的意志,坚持每晚读诗书,学古文,研书画,为了掌握传统绘画基础,坚持练习写生与素描。

苦难人生,百折不改丹青志

C

师从大家,徜徉艺术世界

沈澄恢复公职后,调入南陵县文化馆负责美术方面的工作,虽然生活清苦,但总算可以抬起头来做人。

沈力开了一间画店,从事炭精粉擦笔像,那个时候照相技术不普及,沈力便对照相片给人画人物像用以补贴家用。由于画出的相似度极高,曾被人请去画遗像。对照亡故的遗体面对面为死者画像,要把死者紧闭的双眼画成睁开、僵硬的表情画成微笑的状态,这极大地挑战了难度。当他把遗像呈现出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口碑传开来后,带来了更多的生意,也提升了社会名气。

南陵县工艺美术社成立后,沈力接任广告设计这一揽子活,画宣传画、广告画,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但骨子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始终不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沈力的人生迎来了新的机遇,他被推选为泾县书画协会首任会长,还担任一家宣纸厂的厂长。他也得以拜萧龙士、张贞一、黄叶村、杨建矦为师,在各位大家的耳提面授中,书画技艺精进,迈上更高的艺术境界。

沈力的书画艺术建立在他曲折的人生经历、丰厚的学养之上,洒脱老辣、生机勃发。2014年初,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沈力》。这是安徽省继黄叶村、童乃寿、萧龙士、郑正之后又一位画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系列画集,这是对他卓有成就的认可。

沈力山水、花鸟、书法、诗词都有很深的造诣,曾任宣城美协副主席,现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安徽分院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安徽分院院长、萧龙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江淮诗书画研究院顾问、宣城市书画院顾问。年过七十的他,正因为历经磨难,反而乐观、豁达,有着平淡的心境、平和的修养,整日作诗作画,在艺术世界里不断探索。

D

良好家风,荣光四代书画人

沈力的妻子李金兰是安徽著名手工裱画师。他们自小青梅竹马结识,育了一子一女。无论是最苦难的岁月,还是和平的生活,她始终不离不弃,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风雨同舟五十载,历经磨难的爱情里生长出了一层坚硬的磐石,已经氧化成为亲情融于骨肉里,情之至深。沈力作画,妻子总是在一旁默默展纸备墨,相濡以沫的深情让人感动。

他们很注重家庭教育,有着良好的家风。一双儿女都有成就,女儿沈莹是一家著名企业的高管,儿子沈行从小喜爱绘画,经过努力,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师从黄惇等大家。毕业后,沈行一面坚持创作,在书法、篆刻上造诣很深;一面创办书画培训学校,普及书画知识,因为口碑好,前来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在宣城具有很高的影响力,也提升了宣城地区美术创作。

孙女沈曼也是从小喜爱画画,对绘画有着极高的领悟力。今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回想一家所遭受的命运,沈力为孙女作诗一首:“一心研学靠精神,鲤鱼龙门跳最真。金榜题名高学府,荣光四代画书人。”

这首诗里,融浸着沈力无限情感,有对心酸往事的感叹,也为子孙的成就而自豪,更是对后代的一种激励。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