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TPP达成协议: 中国将被彻底边缘化吗?
2015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解读TPP达成协议: 中国将被彻底边缘化吗?

TPP12个成员以点及面地勾勒出一个环太平洋闭合贸易圈
 

□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 由美国主导,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等12个国家参与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5日达成一致。不过,共同社报道,虽然协定达成,但由于还需经过正式签字和各国国内法律程序,因此不确定协定最终是否会顺利生效。

美联社说,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需要等待90天才能签署这项协定。美国国会随后将对协定展开辩论,预计其在国会将遭遇阻力。

无论美国设计、推进TPP的初衷如何,事实是,TPP迄今没有邀请中国加入,中国迄今也没有主动申请加入,虽然双方都没有向对方关上大门,虽然未来仍存在很多可能。

不过,在经济学家眼中,TPP被过度政治化是一种危险的狭隘主义倾向,可能偏离其自由贸易的原始意愿。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在初创阶段TPP把中国排除在外并不明智。美国《财富》杂志6日就评论说,不邀请中国加入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什么是TPP?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文莱于2005年发起,其最重要的特点是相互取消关税。由于最初参与方经济体量较小,这一协定原本少人关注。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提出要创建一个高标准、更广泛的地区合作协定,此后热度渐高。澳大利亚、秘鲁、越南、日本等国在此后几年陆续加入。

此次达成TPP协定的共有12个国家: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智利、墨西哥和秘鲁,其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

TPP协定包含大量法律条款,包括投资、服务、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等30个章节,其中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业原产地规则、制药业知识产权保护是此前多轮谈判的主要焦点。经过激烈博弈,各方最终达成妥协,成功结束TPP谈判。依据协定,相关国家间约1.8万种商品的关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减少或完全取消。

【解读1】 TPP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有负面影响,可能带来就业减少和产业流失

在TPP的各项规定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条款是“零关税”——TPP原则上要求成员国之间进行贸易时,取消所有商品的进口关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TPP协议达成,对中国并非一个好消息。举例来说,根据TPP规定,纺织产品“从纱开始”之后的所有工序和原料,都要在TPP成员国内进行,才能享受12国内零关税的待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这样可能会迫使一部分纺织品企业将工厂从中国搬到TPP国家。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关税降低,在美国市场上,越南纺织和服装产品可能会比中国产品更有竞争力,而马来西亚和日本的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可能会替代中国产品。总的来说,TPP对中国的贸易和出口、国民收入会有负面影响,可能会带来就业减少和产业流失。

【解读2】 中国将被彻底边缘化吗?

加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对冲TPP边缘化效应

两天来,TPP将压垮中国经济、中国将彻底被边缘化的言论遍布网络。事实真的如此吗?张燕生用“打牌”来形容TPP协定。他说:“出牌的时候,希望把对方拿住。TPP是一张牌,确实会对中国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中国手中也有牌,应对TPP。”

中国手中一张重要的牌,就是积极与其他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FTA)。

去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逐步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网络。

加快FTA谈判,可以对冲TPP带来的边缘化效应,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比如,在TPP成员国中的澳大利亚,今年6月份与中国签署了自贸协定。减税过渡期之后,中澳之间的货物产品接近100%零关税。在服务领域,澳方的条件则更为优惠,承诺对中方以负面清单方式开放服务部门。

张燕生表示,这样看来,TPP对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产生的贸易负面效应,就被中澳FTA抵消了。

根据记者梳理,在12个TPP国家中,与中国达成FTA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秘鲁和新加坡5个国家,几乎占了TPP国家的半壁江山。文莱和马来西亚虽然没有与中国直接签订FTA,但是其所在的东盟早已与中国签订了FTA。

【解读3】 中国为何未加入TPP?

专家表示,现阶段TPP很多规则对中国不利,不加入也正常

相关经济专家透露,TPP从2010年开始正式启动谈判。中国当时的研判是,TPP是针对中国订立的规则,因此中国选择不进入。

这样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

5日,TPP协议达成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当我们超过95%的潜在客户都居住在国外时,我们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制定全球经济规则。”

有一些网上言论认为,由于中国“不遵守国际规则”,导致美国另起炉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经济专家陈凤英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她认为,不是中国不遵守规则,而是美国发现对手已长大,变得不好驾驭。“刚加入WTO时,都是外国人提要求,现在中国开始提出自己的方案。”她说。

有分析称,TPP谈判并不仅仅是经济谈判,其背后的政治因素也很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美国加入TPP谈判后提出了自己的规则和方案。美国和中国在争夺亚太国际贸易规则。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晨阳表示,美国制定的规则对美国最有利。相对来说,现阶段很多对中国不利,一定阶段我们无法满足贸易规则。中国对自由贸易持开放态度,将来更多地参与贸易毋庸置疑,但是现阶段TPP规则不适合中国,暂不加入也正常。

【解读4】 应对TPP中国有何准备?

积极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盘活周边和区域合作

TPP已经达成,中国做好准备了吗?事情并非如传言般那样糟糕。

首先,虽然TPP达成协议,但是距离真正实施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另外,TPP在12个成员国内也并非没有争议。在日本,很多人担心零关税会对日本农业造成巨大打击;在美国,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对TPP的意见同样褒贬不一。因此,TPP协议还要经受住各国国会这一关。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TPP想要孤立中国,答案也是不可能。陈凤英表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孤立中国,基本不可能。中国拥有10万亿GDP的规模,是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这样的国家,市场在我们这里,怎么去孤立?除非这个国家不想要出口。”除了积极商签自由贸易协定,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也为应对TPP做了准备,比如倡议成立亚投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提出金砖银行、建立上海自贸区等,都在盘活周边和区域合作。

刘晨阳表示,化解TPP带来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中国要加快自主改革,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大的框架和沿线国家推进自贸区建设。如果快速发展,则不用再担忧TPP。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