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医生出马 手术成功率提高6倍
图片新闻
中央国家机关再邀崔跃松作报告
张漫萍:誓死不叛变、不投降
下一篇4 2015年9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机器人医生出马 手术成功率提高6倍
首台手术机器人来皖一年表现抢眼
□ 张薇 记者 李皖婷
 

昨天上午,左鹏(化名)在病房里和妻女谈笑风生,谁也想不到,不久前他才进行了半肾切除手术,而为他做手术的还是机器人“达芬奇”。据了解,这是一台非常复杂的手术,传统手术的成功率可能只有10% ,而机器人所做手术的成功率高达70%~80%。从去年9月底引进至今,“达芬奇”已完成191台手术,涉及泌尿外科、普外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不过,由于使用成本过高,目前机器人手术主要运用于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

艺高人胆大,“全能型”医生

切一半留一半,水平“棒棒哒”

56岁的左鹏是一位残疾老兵,前不久他到安医大一附院做肾结石手术,术前检查却发现,他不仅右侧肾脏有结石,左侧肾脏还有一个直径约为8cm的较大肿瘤。

“病人的右侧肾脏结石堵塞严重,导致重度积水伴感染,肾功能严重损伤,只剩不到正常的1/2;这样左侧的肿瘤摘除手术难度就变得非常大,在彻底摘除肿瘤的同时,还要保留部分有功能的肾脏,否则病人将面临需要透析的危险。”该院泌尿外科王建忠博士说。

为保住左大叔的部分肾脏功能,医生决定在左鹏接受肾结石手术一个月后,再利用手术机器人为他进行难度较高的肿瘤摘除手术。这不,医生请出了“达芬奇”,因为它最擅长高难度的复杂手术,不但可使手术视野放大10~15倍,机器手臂还可以720度旋转操作,缝合快捷稳定。

在机器人医生的操刀下,这台半肾切除手术花了1.5个小时便完成,左鹏出血量非常少,身上也仅仅留下了几个黄豆大小的伤口。据王健忠介绍,半肾切除手术非常复杂,传统手术的成功率可能只有10%,而使用机器人成功率则能达到70%~80%。

80岁的严成(化名)查出早期胃癌后,情绪一度非常低落。医生告诉他,胃部手术难度非常高,因为胃部附近血管多,牵涉到的器官也非常多,切除后需要重建的吻合口因此也比较多,对手术精密度的要求很高。

但这难不倒“达芬奇”。普外科主任医师李永翔指挥“达芬奇”从严成的胃部和结肠之间打开一条“通道”进入,将胃部翻转起来,再将连接处一一剥离;又如同“扫雷”一般,准确无误地清扫掉胃部周围每一处可疑淋巴结。由于出血量还不到50ml,严成术中、术后都不需进行输血,术后一天就能下床走动了。

说起“达芬奇”的能干,心脏外科的葛建军主任也是赞不绝口。他之前就操作“达芬奇”,为一位63岁的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术”。

据了解,去年9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安医大一附院,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泌尿外科、妇产科、胸外科、心脏外科等,成功开展机器人手术近两百台,其中,泌尿外科手术132台,其他还包括38台普外科手术、14台妇产科手术、3台心外科手术和4台胸外科手术。

新闻链接 机器人医生将带来哪些改变?

改变手术模式:传统手术是主刀医生加上辅助的副手,而因为机器人的参与,辅助医生就可以减少,进而节约医疗资源。

延长“名刀”服务年限:“达芬奇”机器人的出现,将医生从手术台边解放出来,可以坐着做手术,对体力的要求大大降低,可以延长外科医生的服务年限。

远程手术成为可能:“达芬奇”机器人的手术,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的信号,将主刀医生的意图传递到千里之外。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