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来账号要红包” 让婚礼“铜臭熏天”
硕士舍弃20万年薪卖凉皮 并非“犯二”
非常道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硕士舍弃20万年薪卖凉皮 并非“犯二”

□刘鹏
 

世界500强的外企部门主管,年薪20余万元,出差只坐飞机,酒店只住五星级。但为了创业,今年5月,27岁的庄栋决定辞职,离开上海。揣着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他重新站在母校对面那条名叫“金水路”的巷口,开始了新生活——卖凉皮。(9月24日《华商报》)

一边是年薪20万元的工作,一边是街头风餐露宿摆摊卖凉皮,相信在不少人的潜意识中,这样的对比,都是“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的。但偏偏庄栋却舍弃了前者,选择了后者,这难免让人有所吃惊。

但是置于总体社会发展、价值观多元的环境中,庄栋的选择明显又无可厚非,更不是一些人所忧心和指责的“犯二”。

首先,名牌大学毕业生,包括硕士生摆地摊、卖肉等并非个案,其中也不乏创业成功的案例。公众不能先入为主,本能地将卖凉皮视为惨淡,认为其不如高级白领工作。特别是,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中,职业选择、人生规划等,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再用单一的价值观和常性的道德来评价和衡量了。至少,不能认为赚钱多的、相对轻松的工作就一定是好工作。

其次,对教育,特别是受教育的目的,我们有必要进行重新认知。比如此前,很多人认为,受教育、读大学,就是掌握了知识和拥有了学历之后,找一份好工作,然后高收入、享受生活。事实并非如此,教育是一种国民知识与素质的提升手段,而上大学理应是一种人生经历,或者说具体一点,是充实与完善自我的方法。因此,不能将受教育与好工作、赚大钱等之间画等号,让教育和受教育走向功利化的歧路!

再次,职业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用过分世俗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比如本科生当保安、硕士当城管,这只是正常的职业选择而已;再比如北大生卖肉、硕士生卖牛肉粉等,也不过是一种理性、自主的创业选择,对这种选择,我们理应给予理解甚至支持。

研究生卖凉皮,于个人而言,这是一种自主与自我的职业选择;于社会而言,这是人才观念转变,价值观念多元的体现。据此而言,我们不能总是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正如庄栋的女友小朱所言:“在企业工作,永远是给别人打工,很可能一个错误就会断送前程。只有创业,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的价值观念,创业认知与敢闯敢拼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点赞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