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世界 豪情巾帼是英侠
古歙县的越女试剑
出身草根 却为正义而战
女剑侠李寄 为民除蛇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古歙县的越女试剑

 

《吴越春秋》中有这样的记载: 今闻越有处女,出于南林(是指古歙县的南乡地区,主峰搁船尖,这里一直有传说36把越女剑,又称36把徽剑)。说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侠——越处女的故事。

江苏与浙江到宋朝时已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苏州、杭州成为出产文人和美女的地方。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吴人和越人却是勇决剽悍的象征。

在那时候,吴人越人血管中所流动的,是原始的、犷野的热血。吴越的文化是外来的。伍子胥、文种、范蠡都来自西方的楚国。勾践的另一个重要谋士计然来自北方的晋国。只有西施本色的美丽,才原来就属于浣纱溪那清澈的溪水。所以,教导越人剑法的那个处女,虽然住在绍兴以南的南林,《剑侠传》中却说她来自赵国,称她为“赵处女”。但一般书籍中都称她为“越女”。

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女在去见越王的路上遇见了一个自称“袁公”的人,他与越女比试剑技,越女击败袁公,“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而越女从猿身上也学到了一套剑法。

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要灭掉吴国,为了训练士兵,就在民间广征高手,越女就来到军中,传了士兵这套剑法,传了以后,却不肯留下姓名。后来人们就以越女剑法来称呼这套剑法。在灭吴上,越处女立下汗马功劳。

关于越女剑的传说悠远,散见于正史和野编,最早、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在后来的《艺文类聚》及《剑侠传》中亦有记载,小说《东周列国志演义》中也有。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