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的新农人“触网”
2015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80、90后的创业故事——
闻“鸡”起舞的新农人“触网”

 

没有资金、没有扶持、没有经验……很多有创业年头的年轻人,最终因为这样的起步而放弃。对于初次创业者来说又有几个人会有经验,只能去学习别人的经验,摸索着前进。

在创业大潮之下,很多大学毕业或未毕业的TA们,已经踏上了创业的征程。TA们中,有的研究温室大棚,有的开发新软件……对于未来,TA们也不知道能够走到哪一步,但是,如果都存在畏难情绪,就无法走创业的道路。

创业,就要做好艰辛的准备,做好忍受孤独的准备。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还拥有青春,如果想要去做,去勇敢地迈步,即使失败,还可以从头再来。

vol.1

搭建网络平台为高新企找人才

人物信息:丁国亮,2002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本硕博一路成长,后成立合肥中科翰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拥有软件产品2项、软件著作权8项,2014年初公司以1000万元估值获得首轮投资。

不奢求成为全才,但视野要广、格局要大、见解要深,是丁国亮对自己的要求。

从中科大毕业后,丁国亮选择了去美国深造。从美国访学归来,他很欣喜的发现,在他离开祖国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国家对于创业人才吸引的力度和政策上的保障、支持有了更大幅度的提升。

2013年夏,他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同组建了创业团队,以10万元启动资金走上了创业之路,并成功在2014年初获得“天使投资”垂青,以1000万人民币的估值获首轮投资,于合肥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创立合肥中科瀚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回国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和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基金重点项目。

不过,说到具体创业项目,丁国亮致力建设的平台,还真的具有创新性。“我们主要是做‘中国程序员数据云’的建设”,丁国亮解释称,该平台以“云代码分析引擎”为基础,专注于IT企业技术招聘,为IT企业提供程序员“编程能力在线笔试”服务,以帮助IT企业更快、更好、更精准的招聘程序员。

与此同时,旗下产品“码道·云课堂”平台,专注于IT教育领域,以“云代码分析引擎”为基础搭建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为高校和IT培训机构提供编程能力自动化评测解决方案,为个人用户提供以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以“实践-分析-理论-实践”为教育模式的系统化评测、学习和就业指导服务。

“通俗点说,我们所做的主要就是为高新技术企业找高精尖人才。”丁国亮称,以前那种千人笔试、面试环节,今后都可以通过该网络平台解决,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事务,交由该平台操作,省去了很多人力和时间成本。

vol.2

让农业大棚“发光发热”

人物信息:鲍恩财,1990年1月生,一名青年大学生,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历经曲折,终将创业计划与梦想付诸实践。曾获安徽省大学生创业之星(金奖)、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荣誉。

今年6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鲍恩财,于去年4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鲍恩财的安徽丰之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内。虽然办公地点不大,可关注的都是当前农业物联网方面的热门话题。比如,将风能、光能、储能以及现代农业设施有机结合,将建设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

有些人天生就有着创业细胞,鲍恩财属于这类。他从大二便开始跟随师长参与科研实验和创新设计。那时由于自己没有电脑,宿舍晚上又会断电,为了方便,有时会到网吧通宵查阅文献资料、写申报材料、修改实验方案,第二天再找师长指导完善。经过不懈努力和坚持,成功申报并结题校第八、九批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

在同事杨洋看来,鲍恩财的创业拼劲十足。有一天晚上,鲍恩财因为实在太困而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实验装置中的水浴加热棒滑落,导致塑料水浴筒底破裂,热水漏出,造成他本人轻微烫伤,实验桌台表面烧坏一块。虽然损失较小,但是教训却很深刻,他暗自鼓励自己一定要更加细心谨慎,由此萌生新的实验改造想法,最终这套装置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如今,鲍恩财的公司成立才一年多,已签订合同额200多万元,完成的项目也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此外,自主创业过程中还解决了20余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带动15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及实践活动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光伏温室”项目获得了学校2014年“科大讯飞”创新创业基金项目资助,并且获推参加安徽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创业之星及金奖的荣誉。

vol.3

力争成为分发互联网资源的“纽带”

人物信息:程磊,28周岁,本科学历,从事网络技术研发、网站运营工作长达八年。现为马鞍山百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第十届马鞍山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的获得者。

2006年大二时,程磊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网站建设及网络运营管理内容,进行网络创业,短短半年时间,即获得美国谷歌公司2万元的广告赞助费。2009大学毕业时,程磊已通过互联网创业获得收入100万元,同时带动周围近30名同学进行网络创业。2012年带领公司创业团队回到马鞍山,注册成立了马鞍山百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在互联网大市场的背景下,我们研发了云下载器,将国内所有软件下载类网站的下载流量进行整合,打包销售给了国内众多大型产品型公司,从而产生了巨额的利润。”程磊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和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在内的几乎全国所有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均建立了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百助作为中国(马鞍山)互联网大会的主办方邀请了包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在内的近200家互联网公司精英来马鞍山相互交流,寻求合作,大会促成签约项目近10个,很多有意向的项目正在商定,预计合同总金额可达数亿左右,未来前景广阔。

vol.4

“黑鸡大王”触“网”

人物信息:童维新,男,汉族,1988年生,安徽省农业大学成人本科在读。通过五年的创业探索,童维新培育出了金寨特色禽种——“金寨黑鸡”,并成功的推向了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贫困山乡,少年长成,童维新出生在金寨县果子园乡,父母均智力障碍,家庭的贫困可想而知。童年几乎就是在想办法让自己吃饱,在也不宽裕的乡邻们接济扶助下他才得以勉强度日,吃百家饭长大的经历给这个坚毅的农村小伙子留下了很多温暖和感恩。

初中毕业后,童维新在苏州一家企业,做了7年,从零基础一步一步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从没有学历的少年成长为部门主管。

回乡创业的种子在心田萌发。2009年底,童维新决定不再等待,他向公司提出了辞职申请。回到大山深处后,几经考虑,他选择了面向高端消费市场的高品质特种禽类——— 金寨黑鸡,成立了“金寨县金林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为了使老乡们的农产民销售更便捷,2013年,他联合那些愿为家乡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的大学生们一起成立了“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公司并不难,可是,对于一个农民而言,资金、设计、管理、推广、技术、物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那么棘手地摆在面前,作为金寨县第一个涉足“电子商务”的人,难度可想而知。

然后,不愿服输的童维新,又一次地四处奔波,学习技术、招募人才、吸纳融资。终于,2013年底,“三个农民”带着优质的农产品昂首走到“线上”。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