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
暑假车水抗旱记
母爱
难忘奶奶的烧茄子
3上一篇 2015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难忘奶奶的烧茄子

 

茄子,是一种最为普通的蔬菜啦,茄子留给我美好的记忆还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时我在蚌埠上小学。家中买菜烧饭均是奶奶一手担当。奶奶除了烧得一手红烧鱼外,最拿手的恐怕就是烧茄子啦,奶奶买回那大而圆的紫色茄子,洗净切成片,用放了盐的面粉浆浸泡透,捞出晾干,然后在油锅里煎,煎透,两面都是黄黄的硬壳,然后加上葱、蒜、酱油一下焖烧,等到咕噜个十多分钟,即起锅盛放在大碗中。这就是我们家每逢夏季的当家菜,香咸适度,酥软可口。每逢奶奶烧茄子,我都会多吃碗米饭,为的是多吃几块茄子,那烧茄子的菜汤也总是我和弟弟抢着要泡饭。

虽然后来遇上了三年灾荒,但是只要有机会,奶奶还会烧上茄子。我那时就想,将来我要是天天吃上这烧茄子就好啦!

1968年我插队落户去了宿州市农村,清明刚过,我们知青点的学生学着当地农民那样,买来了菜种,瓜秧,我特意买了茄子苗,栽种在队里分给我们的菜园地里,我自告奋勇地担当起养护茄子的任务,给它施肥、浇水、锄草,看着它开出紫色的小花,慢慢结出小小的果实。终于在天天地企盼中它长大了,开摘时我就对知青点的伙伴说,我今天要烧上一顿让你们吃了还想吃,终生难忘的烧茄子。我摘了六只大茄子,洗净,切成片,也用大脸盆拌好面粉浆,将切成片的茄子放进去,浸泡透,半小时后捞出晾干,放进油锅里煎炸,然后倒上酱油、葱,加进去的水刚刚与菜平,然后再向灶里加了一把柴,大火烧。随着“咕噜、咕噜”的焖煮声,红烧茄子的香气已经四溢出,弥漫在我们知青屋里,当我说好了时,那几位伙伴早已按捺不住地拿碗勺盛了起来,不管烫不烫,边吹边往嘴里送,还不忘夸赞说,好吃、好吃!等我拿碗来盛时,早已见锅底啦,被他们抢光啦,也从那时起,我们乡的知青都知道我会烧茄子,只要串门的知青来了,我总会露出这手红烧茄子。不过烧一次茄子要害得我们知青点的人三四天没油炒菜,那烧茄子太费油啦!

招工进城在单位食堂吃饭,那茄子也就是食堂师傅洗洗剁剁,加点肉,混在一起烧,然后浇上些酱油,这就是红烧茄子了。要不就是切成条放上些豆角炒炒,全没了那焦、脆、香、醇的感觉。后来我进京到北京广播学院上大学(现已改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食堂里有一种菜叫“熘茄子”,我当时从菜牌子上看到这道菜即买了一份,吃起来还不错,外脆内软,很爽口,和我当年在农村做的茄子有异曲同工之感。也颇为接近我奶奶做的烧茄子味道了。我周日帮厨专门看了食堂师傅做这件事的流程。他们把茄子洗净,剁成块,过下浆,也就是和我在面糊里浸泡一样,不过我是在面糊里浸,它这只是在面糊里过一下,然后放在油锅里炸。炸得似焦非焦,捞起盛放在大菜盆里,然后把葱花、姜丝、酱油,还有味精和面糊放在一起烧开,开饭时把这汤汁往这炸好的茄子上一浇,端到窗口即卖。不少学生也喜欢这道菜。我是只要食堂卖熘茄子,总会买上一份,去寻回那当年的茄香味。前几年听说北广学生食堂的熘茄子,还在首都高校学生食堂菜肴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待成立小家庭后,虽也下厨做过几次烧茄子,去饭店吃饭也常常点份红烧茄盒这道菜,但总找不回来我奶奶做的那烧茄子的味道。妻说,你原来那烧茄子靠的是重油,那时粮油限制,能吃上一次,不错啦。现在物质丰富,好的吃多了,哪还觉得它好吃。的确这样,现在菜场里鸡鱼蛋肉各种蔬菜应有尽有,换着花样买,变着花样吃,谁还稀罕这个茄子。不过我还是十分怀念奶奶做的那烧茄子和广播学院的熘茄子。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