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电梯恐惧症”吗?
下一篇4 2015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你有“电梯恐惧症”吗?
心理专家:轻微焦虑是正常的,不用太过担心
 

□ 朱世玲 胡田田 记者 李皖婷

近段时间,全国各地上演了不少电梯“吃人”的事故。7月26日,湖北荆州一名30岁的女子被搅入手扶电梯身亡;7月30日,杭州新华坊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被电梯夹死;8月1日,六安一16岁电梯维修工处理故障电梯时高处坠亡……电梯安全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些人谈“梯”色变,一进电梯就心跳加快,甚至还伴有恶心、呕吐,整个人都不好了。电梯恐惧症,你患上了吗?

网友吐槽:一坐电梯就会“脑补”恐怖镜头

“我每天上班都要坐地铁,一上手扶梯,心里就紧张,各种恐怖镜头来回闪。”网友“一颗小柠檬”表示,手扶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乘坐的工具,但是接连几起电梯伤人,让人们的心中多少都产生了恐惧情绪。

“这几天总看见有人乘手扶梯,到最后一个台阶大步跨过去,昨天还看见一个小朋友自己往扶梯上跑,被他妈妈大声叫住,我在旁边都被吓了一跳。”很多网友表示,自己好几天都走不出紧张的情绪,更有网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焦虑症。

现实上演:每天爬15楼回家

家住北二环的小王,最近就被电梯“吓”出了毛病。

她工作的办公室在9楼,平常都是坐电梯上下,“出了这么多电梯事故之后,我每次一进电梯都胆战心惊的,有点小动静就特别恐慌。我现在坐电梯一定要拉着同事跟我一起坐才行。”小王说,如果周末是自己一个人值班的话,那就宁愿爬楼梯。

和办公室相比,小王的家住得更高,在15楼。有一天,她觉得爬楼回家实在太累,战战兢兢地坐电梯,结果电梯在上行的途中她特别紧张,电梯有一点轻微的晃动就紧张得不行,“电梯晃一下,我的心就跟着慌一下。”等电梯到了15楼,她飞快地跑出去,直到打开家门后还觉得心跳加速。

记者探访:多数市民正常乘坐电梯

记者昨天探访了多家商场、超市、过街地下通道等,发现大多数乘客在乘坐手扶电梯时,还是比较轻松的,但也明显感觉到有些乘客的脚步有些迟疑,很多妈妈都是紧搂着孩子上扶梯。

昨天中午,市民小吴和朋友刚看完电影准备乘电梯下楼。由于电梯前聚集了不少人,小吴和朋友最后决定走楼梯。“其实我们刚刚也是爬楼梯上来的。”小吴说,其实并没有对乘电梯有过多的担心,但是以后还是会尽量选择爬楼梯,“以前宁愿等着也一定要坐电梯,现在就会想爬楼梯也不错。”

记者注意到,有些乘客在经过电梯第二块盖板时,会特意小心避过,甚至跳过。不过质监部门专家表示,这样反而会增加电梯负担,甚至产生危险。

专家建议:自我放松是最好的疗法

“在电梯连续出事后,对乘坐电梯有担忧,是正常的。这种戒备心理也是一种预防性反应,让人们提高警惕,对预防危险是有好处的。随着事件的淡出,担忧和焦虑就会减轻,不必过于担心。”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高莉玲说,自己目前还没有接诊到电梯恐惧症的患者,但医生私下里会谈论这个问题。

据了解,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恶性事件如果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那么在安全感缺失后会恐慌,这在医学上叫突发事件心理应激障碍。“一般来说,这种焦虑和不安感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但如果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没有减轻,甚至反而加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就要去精神专科医院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了。”高莉玲说。

怎样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呢?高莉玲建议,人们遇事后如果出现焦虑症状,首先要正确认识产生焦虑的来源,进而自我调整,寻求自我放松的方法,多做深呼吸,放松心态,可以通过逛街、看电影或玩游戏等,转移注意力,来淡化恐惧的记忆。同时要告诉自己,电梯安全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并学习一些电梯自救技巧,万一真的遇到电梯事故,不至于太过惊慌。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