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群众,我们千千万万遍 ”
2015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了群众,我们千千万万遍 ”
霍山全县动员全力抗击“8·9”特大洪灾纪实
□ 记者 赵汗青/文 黄洋洋/图
电力部门在诸佛庵镇抢修电缆
诸佛庵镇安置点内,生活有序
诸佛庵镇上 干群在打扫街面的淤泥
 

霍山县全县动员抗击“8·9”特大洪灾,心中始终秉怀“救灾为民”,从县至村一心为民、一心为公,不眠不休,在灾前预警、灾中转移、灾后重建多方面将损失、伤亡降至最低。

“为了群众,我们千千万万遍。”霍山县委县政府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是在学习践行“三严三实”的霍山给出的最好答案。

危情两昼夜:霍山不眠

8月13日,晴。

霍山县内阳光普照,气温上升,山丘座座,浓荫蔽头。

然而,就在四天前,发生在霍山县的“8·9”特大洪灾,依然在人们心头回响:房屋损毁、路桥塌陷、货物农作物被山洪冲走,幸运的是,人还在,希望还在,未来还在,梦还在。

13号台风苏迪罗就像被释放出的潘多拉,在8月9日晚至10日凌晨,以数小时的强降雨意图“摧毁”霍山,但是愤怒的它失败了。

8月13日中午,在诸佛庵镇老街街头,匆忙的群众正在打扫屋里的泥水,清洗器物,晾晒衣物。

在镇临时安置点,受灾群众已吃起午饭,而街外,清扫泥沙杂物、铺垫被毁道路……各项灾后善后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谈起连日的救灾工作,诸佛庵镇镇长马启智说:“嗓子累哑了,眼睛熬红了,但群众安全了……”

日夜不眠——自8月7日上午,省、市防台风防汛视频会议后,霍山县立即启动防台风III级应急响应,先后召开防台风会商会、全县防御13号台风“苏迪罗”紧急会议等会议,安排防台风防汛工作。

召开会议后,霍山县公安局全体警员一律停止休假,巡防大队集结50名抢险突击队,备足防汛物资;县城管局组建32人应急队伍,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

霍山县大化坪镇副镇长夏小芹,自8月7日接到“台风强降雨”通知后,她脑海中“防汛”这根弦条件反射地绷紧了,而这一绷,就整整紧了四个昼夜。筑坝、灾害隐患排查、转移群众、一遍遍检查防汛器材、一次次电话了解14个村的即时情况、每隔一小时巡视河道……直至9日晚强降雨来临,夏小芹披上雨衣挨家挨户转移了300户群众,36个小时没有休息。

夏小芹仅仅是霍山县全县抗洪队伍中的一员,两昼夜不眠、来不及吃顿饱饭、为转移群众走十几里山路,这些都成了霍山县抗灾中的“家常便饭”。

争分夺秒:40分钟转移2300人

霍山县诸佛庵镇在洪灾中受灾严重。

10日凌晨两点,三小时内突降暴雨210mm,用电、通讯、交通大部中断。

雨量突然猛增,洪水即将倾泻而下,最为艰险一刻,诸佛庵镇全体工作人员分为三个小组,诸佛庵镇马启智镇长对当时在镇的150名县、村、镇工作人员进行调配,分成三组,迅速转移群众。

“太紧急了,我们一组就通知了三百多家。”霍山县诸佛庵镇俊卿社区党委书记陈继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表情依然有“狂奔感”。

诸佛庵镇是霍山县委宣传部部长曹君的“包保点”,那晚,她看见陈继新穿着一身黄色的衣服,鞋都跑丢了,也顾不上穿鞋。

村民郝成海的母亲80多岁,居住在一个巷子尽头,在转移群众时,有人说老人独居巷内,陈继新听闻迅速与队员前往,而巷内已是齐胸深的泥水。

陈继新摸墙前进蹚水200多米,房门被大水阻挡难以打开,队员们协力用木棍顶开,站在床上的老人已被大水吓得嚎啕大哭:“我怎么还不死……”在安慰老人情绪后,队员喻发晨将老人背出。

村民李贤福半身不遂,家中房屋一半是土坯,经雨水浸泡,眼看要倒,房门已无法打开。队员们正将老人拉出窗户时,后面土坯房已倒塌。

“心里只想着尽量最大努力把群众尽快转移出去,哪还顾得上穿鞋,我们其实是和死神在抢夺生命。”陈继新说。

诸佛庵镇副书记田学权说,当天40分钟内转移了2300余人,除投亲靠友外,都已安置在镇政府、中心校等处。

凌晨“绝命诗”:“为民献身,死不足惜”

“风大雨急,我心更急,河水猛涨,洪峰到来,百姓安危、不可懈怠、共产党员,舍身救急,为民献身,死不足惜。”这首写在诸佛庵镇桃源河村委会信笺上的诗,没有署名,时间为“8月9日1时25分。”桃源河村委第一书记韦秀奇说,这是该村书记蒋道国的“绝命诗”。

“当时村里的房子一间间倒掉,雨越下越大,道路也被冲毁,我们村委几次准备突围救灾,但都没成功,我有点悲观,心里想还是要尽快转移更多的群众。”谈到这首诗,蒋道国如是说。

如果说诸佛庵镇受灾严重,那么,该镇的桃源河村则是受灾中的重中之重。韦秀奇2014年11月由六安市编办选派至桃源河村,任桃源河村第一书记。在接到强降雨通知后,为转移群众,韦秀奇领着小组提前数天前往各家各户做工作,但即便如此,还是有群众不愿转移,直至8月9日晚,雨越下越大,村委再次前往说服。

道路损毁,韦秀奇只能步行,最远的一次,他来回走了三十里。从8月9日到12日,韦秀奇只吃过两顿饭,休息过九个小时。

塌方时刻:“你赶快走,不要管我”

8月10日凌晨2时许,佛子岭镇副镇长陈贵春冒雨驾车行至该镇通水灌与柳林河分叉口时,发现眼前一片汪洋。他在向镇长赵刚电话汇报险情后,准备迂回赶往现场,在行进途中遇见霍山县委组织部王宜国部长带领镇书记何必山与佛子岭社区书记钱开铭正准备去大山塘巡查汛情,陈贵春主动请缨,前往抗洪救灾现场。

一行四人在前往“黄岩岗”时,车子正上方山体发生了滑坡,十几立方米的砂石混着石头树木等杂物将车辆整个埋住……

佛子岭派出所长李康五分钟内赶到现场,他发现,王宜国半蹲在车外,陈贵春已无声息,何必山半个身子半个身子悬在车外,下面是30多米高的悬崖。“何书记,何书记!”

何书记呻吟了一声,李康翻过护栏,站在狭窄的泥堆边,时刻有滑下悬崖的危险,他一手拽住道身树根条,另侧肩膀撑起何书记。

看到李康如此动作,何必山说:“你赶快走,这边可能有二次塌方,不要管我。”但李康硬是抬着何必山两个小时,一直等到救援人员的到来,李康终因体力不支晕倒。

陈贵春、何必山最终因公殉职,中共霍山县委追授何必山、陈贵春两位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

李康回忆何必山书记时曾说:“何必山书记生前最爱说的话是,小干大难,大干小难,不干真难,真干不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记者短评

群众感动的泪水是践行“三严三实”的最好答案

天灾,总是来得太快。

8月9日的一场暴雨席卷霍山,仅数小时的强降雨就给整个霍山带来了如此巨大的灾难,房塌、路毁、人亡。

在灾后的采访中,遇见受灾群众,拉起家常,他们的泪水总是不时倾落,既有对天灾的无奈,有对房屋财产损毁的心痛,有亲人离去的悲伤,更有对政府帮扶的由衷感怀。

近年来,霍山县委、县政府在学习践行“三严三实”中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着力,因而才有在抗灾一线中处处表现出的说实话、做实事、出实效,因而才有群众的感动。我们希望这种感动能够持续,不仅仅在灾害中,在平时的办事效能等诸多方面能更好凸显。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