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八旬老人在日本使馆前自焚
蓝球0路号码需要重点关注
80后小伙10元机选中双色球908万
美拟建慰安妇像 大阪写信劝阻
谁坚持了1100多次抗议
3上一篇 2015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谁坚持了1100多次抗议
韩国“慰安妇”日本使馆前抗议23年未曾间断
 

谁在抗议?每逢周三,风雨无阻,23年几乎未曾间断。谁在沉默?日复一日,熟视无睹,拒绝和否认历史的伤痛和关于伤痛的记忆。

隔着一条马路,日本驻韩使馆大门口正对面,夏日阳光透过薄雾,照射在坐姿娴静的少女铜像上。光滑的金属质地,光影变幻间总给人泪珠正在流下脸庞的恍惚。

少女的身影,弓腰驼背,分明风烛残年的老妪,不堪记忆的重负。投射在地面的少女像身影的心脏处,一只白蝴蝶翩然欲飞。

她的原型,据说是韩国“慰安妇”金福童老人。二战期间,在受到日本侵略的中韩等国,包括许多白人女性,成千上万妇女被迫承受被日军凌辱的残酷命运。

1992年1月8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三,一群年迈的韩国“慰安妇”与支持者们来到这里,抗议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的立场,开启韩国著名的“星期三抗议”。2011年12月14日,第一千次“星期三抗议”举行之际,“慰安妇”少女像被安放在这里,以沉默的凝视,表达最深切的控诉。

“只要一句话就好,我只想听到一句发自内心的道歉。”多年前,一位幸存下来的韩国“慰安妇”这样悲伤地说。

记者目击的事实:一条马路之隔,一边是悲愤的抗议,一边是漠然的无视。

历经苦难的金福童老人心里,也拥有这样一只蝴蝶。2012年,她和另一位幸存的“慰安妇”共同使用所获捐款设立了“蝴蝶基金”,希望帮助受到战争伤害的女性,“能像破茧的蝴蝶一样获得新生”。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