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汇
索票,演出市场的毒药
3上一篇 2015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看演出,你买票了吗?
索票,演出市场的毒药

□ 记者 吴笑文
 

暑期市场,省城合肥的各类演出不断。说到看演出,“你买票了吗?”想必这个问题会颇让人思量。在过去,索票看演出已成为一种不自觉的习惯,会认为弄到赠票很有面子,殊不知,索票现象就是演艺票房的毒药。而在采访中,很多市民和业内人士都建言,从“索票赠票”到“掏钱买票”,市民们改变一小步,我们的城市文化发展就会向前一大步。要铲除索票毒瘤,培育良好的城市消费文化,文化演出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看演索票 “面子心态”作怪

区区一张演出票,对许多人来讲,经济上并非难以承担,可为何非得通过要票这一途径获得不可呢?就此,记者随机采访了一部分普通市民。(见上图)。不过就这个问题,安徽演艺院线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家宝在接受采访时一语道破,“消费习惯没形成,觉得花钱买票很没有面子。”

省城某院团负责票务的赵女士告诉记者,“经常演出信息一发布出去,每天至少接十几个索票电话,相当一部分是平时不怎么联系但又不敢得罪的!”如今演出市场百花齐放,档次也逐步提升,除了文化类演出,足球、篮球赛都成了索票对象。吴家宝称,在安徽不可能存在没有赠票的演出。“越是受追捧的演出,索票的阵容气势也就越强大,使得一场演出下来送出去的都是好票。”据省城一文化传媒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在合肥,一场商业化运作比较充分的演出,演出赠票约占40%(10%为“莅临指导”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15%为同行,15%余留作为随机应变),普通售票约占60%。

虽然没有网上曝出的类似“某单位发红头文件索票几十万元”的夸张事件,但吴家宝也深有体会的说,通常在一出剧开始前或多或少都会接到上级领导或打着某领导旗号的人打电话直接要票,“有的直接下命令,给(票)又不是,不给又不是。”

“索票看戏”的习惯一直是业内人士的“头疼病”。许多人没有养成这种自己花钱买票的意识,宁愿事后花钱请吃饭也要要到票,吴家宝说,“请吃饭花的钱往往比自己买票的钱都多。”但为了自己的“面子”,许多人乐此不疲。

索票现象 成演出票房毒药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市民几乎没有索票的习惯,整个演出操作均遵循商业模式,其文化产业尤其是演出业都形成了良性循环。吴家宝介绍“在欧洲,花钱购票看演出,这是一种礼仪,他们认为这是对艺术工作者的尊重。”吴经理赞同地表示,“这就像别人的辛勤劳动,你享受了就必须付出相应的报酬,比如开饭店,如果大家都是想要通过关系免费蹭吃,那久而久之,这家饭店必定开不起来。没办法,这演出也是同样的道理。”

“要票看戏”的现象不但安徽有,全国上下好像都存在。吴家宝直言,“免费送票或索票的现象,就是演出票房的毒药。”在他看来,索票行为会破坏市场秩序,黄牛增多,成本增高,演出质量下降,而部分成本又转嫁给有需求的消费者,打击了消费积极性。文化氛围低迷的同时,也会导致演出市场恶性循环。

遵守规则 舍得用眼前小利赢市场

在合肥,承办过陈奕迅、周杰伦、周华健等众多歌手演唱会,有多年承办演出经验的汉源文化演艺工作室总监郁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坦言,跟两三年前比起来,在娱乐消费方面,不花钱要票的现象在他这儿越来越少。

郁建民介绍,他们主要是靠明星的市场号召力,演出内容,通过商业票房来回本盈利,所以每一场演出,他们对票都会有所把控,坚持不送票不赠票,除了演出的赞助方会以一小部分的票作为置换。

以前一到有演出,就有各种朋友来要票,郁建民的做法是,不管张三李四,社会地位如何,都回绝了,一律不打折不送票,“两三场没要到票,朋友也都不要票了,而且他们周围之间一问也都没有要到票,心里也都平衡,慢慢地他们就习惯自己购票了。”即使票房销售不利,手上有不少余票,郁建民说他也坚持不送,虽然对自己的成本会有影响。在他看来,“舍得用眼前的小利益赢得市场是一种坚守。能要到票不值得自豪,自己花钱买票,踏进剧场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理直气壮。”

完善院线服务 惠及大众

“为什么现在大家看电影时不去要赠票呢,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完善的院线服务。”作为安徽演艺集团旗下的演艺院线有限公司,吴家宝说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完善安徽自己的演出院线市场常态化运作,增加产品内容,服务跟上,优化环境,推出相应的互动平台。

安徽的演出市场渐成规模,需要每一部作品的良好口碑、增加演出场次等慢慢累积。近年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演出市场正在走出低谷,逐渐形成一个有巨大潜力的产业增长点。一个规范健康的产业体系的形成,可以惠及到每一位市民群众。真正刹住索票风,打造井然有序的演出市场环境既需要有力的政策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吴家宝还表示,文艺工作者更应该把“宣传正能量作为己任,努力提高作品内涵,关注普通大众的文化精神需求,打造接地气的文化作品才是王道。”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