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泉水,大自然的谜团
搜一下 还有诸多奇特的天然泉水
下一篇4 2015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黄山朱砂泉 紫云峰下“48度”的神奇
神奇的泉水,大自然的谜团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久旱不涸,水质纯净,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现在的人,更多的是称它为朱砂泉。相传每隔300年要流涌一次朱砂,泉水尽赤。但黄山温泉中并不含朱砂,而是重碳酸盐型的淡温泉。而且,黄山的溪水、岩石和土壤中均不含朱砂,所谓朱砂峰、朱砂洞、朱砂溪等亦皆是误传误记。

著名诗人贾岛,在诗中第一次向世人描绘了黄山温泉朱砂泉的奇特不凡:“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霞掀祝融井,日灿扶桑池。气殊磬石厉,脉有灵沙滋。”

黄山温泉水温为四十八度,每小时流量约四十吨左右。据康熙十三年修的《黄山志》载:唐代宗时,歙州刺史薛邕首先在此建庐舍,供人洗沐。后来歙州刺史李敬芳在此修建龙堂,并立碑记载汤沐治好疾病的情况。而刺史陶雅在此建寺,取名汤院。南唐时改名灵泉院,此泉供人沐浴一直至今。

徐霞客两次上黄山,曾描绘道:走五里路,抵达祥符寺。温泉就在隔溪可见处,于是大家都解衣脱鞋到温水池里洗澡。温泉池前临溪水,后倚岩壁,三面都用石头镶砌,上面环架着石条就像桥一样。温泉水深三尺,当时冬寒还没有解除,而温水气很旺盛,水泡从池子底部汩汩冒起来,气味原本就很清香。

寿县咄泉凤凰山下古泉涌“珍珠”

在寿县古城北门外两公里处的凤凰山脚下,有一名扬四海的古泉“珍珠泉”。 其风光之美早在《水经注》中就有详细记载。

珍珠泉投下硬币下去,泉水冒出的水花和一般的泉水冒出的水花大不一样。珍珠泉投下硬币后冒出的水花虽然也只是水泡,但这些水泡和一般泉水冒出的水泡大不一样,珍珠泉冒出的水泡就像一个个出水的珍珠。

相传,当年昭君出塞路过八公山,人困马乏,又累又渴,领队管事下令在八公山安营扎寨。因为缺水,就命人破土挖水,但是挖出来的水浑浊不清,士兵喝了后上吐下泻。这时昭君看到如此景象,就把头上戴的珠花扔在水里。奇妙的是浑浊的水不再浑浊,清澈见底,伴随珍珠大小的水花浮起。士兵大喜,喝后甘甜,疲劳一扫而光,从此泉水命名为“珍珠泉”。

当有人站在泉边大声叫喊时,泉水就会大股涌出,如果小声叫喊,泉水则小股涌出,故又称咄泉。“珍珠涌泉”的奇景,早在清代就被列入“寿阳八景”(珍珠涌泉、西湖晚照、东津晓月、紫金迭翠、硖石晴岚、寿阳烟雨、茅仙古洞、八公仙境)之列。

珍珠泉还是制作淮上名品——八公山豆腐的主要水源,李兆洛《凤台县志》说:“屑豆为腐,推珍珠泉所造为佳品。”

肥东合巢泉水位千年只毫厘之差

肥东浮槎山,有二泉池并立。

北池水深而清,名“合泉”;南池水浅而浊,名“巢泉”。神奇的是,二泉水位常年稳定,取之不落,不取不涨,不管是大雨倾盆,还是干旱数月,池中水位亦只毫厘之差。

这两道泉水从一眼泉流出,像共用一面石壁的大缸,两边的泉水却是一清一白,只见清泉从东北角石缝中流出,经过一尺多宽的石堤,变成白色进入圆池。

据说,当年李鸿章家饮用水,就是命佣人从中取得。

古籍记载,宋代庐州太守李端愿登临浮槎山,见山上有石池乳泉,饮后甘洌无比,觉得这里的石池乳泉中的水质为上等,特用罐装上一些,从庐州府送给远在京城的欧阳修。欧阳修品尝以后,极为赞誉。遂为此作《浮槎山水记》,收入《欧阳修全集》、《四库全书》等古籍中。

不仅欧阳修对浮槎山和浮槎山泉评价很高,而且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文人墨客,诸如宋代的释用逊,明代的黄道月、梅山,清代的李天馥、杨开森、左辅、王政谦,以及现代众多名人雅士,多爱以浮槎山为题赋诗作画,其人文景观之丰富,是海内外名山所少有的。也有人称此泉为“八仙水”,常年饮用,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巢湖笑泉人一笑,泉水似沸水翻滚

笑泉,位于巢湖市高林镇笑泉村,是天然泉眼,口径约2米,泉水清澈甘冽,无论旱涝,流量稳定。康熙《巢县志》记:“人笑语灌华,则琼珠上泛,倍觉之喷涌。”“人默泉无声,人笑泉大涌。”

换句话说,就是该泉十分奇特,如果人站在泉边,对着泉口哈哈大笑或鼓掌,泉水就会伴着水泡向上翻滚;如果众人大笑或使劲鼓掌,泉水就会像沸水般翻滚。

笑泉和笑泉村便由此得名。

此泉与四川省著名的“喊泉”同属于一类,科学上称此为“声震泉”。 “人笑泉涌”其实是一种物理现象。人鼓掌或哈哈大笑时,其振动声借助空气、水的传播,与泉底地面产生共振,从而引发泉水翻滚。泉上声音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泉水翻水泡的多少和泉水翻滚的幅度。

相传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飘游四海,一日来到此地,山青水秀,使他流连忘返,忽然觉得口渴难忍,于是拔出宝剑,就地一点,呼声“酒来”,剑出酒涌。吕仙饱饮之后,更觉胜过琼浆玉液,高兴得哈哈大笑。酒泉听到笑声,便流得更加欢畅。故而又称此泉为“吕仙泉”。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