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央部门密集公开了2014年部门决算,数十份“账本”又一次摆在公众面前。相较以往,中央部门的“账本”内容进一步细致清晰,有部门甚至细致到为300元支出作出解释。但是,将政府“账本”与审计“清单”相对照,一些潜藏的“三公”问题仍需格外警惕。
今年的“晒决算”是新预算法施行后的第一次,较之以往来讲,更加规范与细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预算法所承担的“薪”功能得到发挥。主动晒出的账本与审计清单存在着客观上的“差距”,对待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看待,既不能由此而“全盘否定”,又不能无视两者间的距离。鉴于此,一方面不能以晒账本来替代审计,另一方面也不能用审计来代表晒账本,各自有着不同的功效,两者的目标与目的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两条路径向一个终点进发。
三公经费有具体的定义与范围,可是,在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被赋予更多的内涵与外延——三公经费是机关行政的“代言人”,是行政成本的“显示器”,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志仪”。与此同时,三公经费的公开透明,尤其是“纯洁与瘦身”,是官民关系融洽的“粘合剂”,是社会和谐的“调节剂”,是亲民政府的“催化剂”。
“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其中的辩证关系必须精准把握与准确理解,“紧日子”是“好日子”的重要基础,而政府的紧日子,关键在于不敢乱花钱、不能乱花钱,擒住乱花钱的手。当晒预(决)算、三公经费公开进入法治“新常态”后,公众已见到阳光财政的曙光。
晒决算旨在蒸发“水分”,贵在预防“霉变”。就公共财政而言,公开透明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三公”不能被水淋湿,更不能藏污纳诟,必须防止“霉变”。财政预决算,尤其是涉及“三公经费”,要保障公民的质疑与质询权利,并且根据民意对“三公经费”预算进行修订。这既是公共财政的属性要求,亦是公权力的品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