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成“纳凉地” 宜疏不宜堵
微声音
“奇葩科长”的背后 是“奇葩监管”
非常道
“农民就是农民” 放大城市隔阂
下一篇4 2015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博物馆成“纳凉地” 宜疏不宜堵

□张玉胜
 

这几天,济南成了大蒸笼,有凉气的地方成了“风水宝地”。随着越来越多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既能在课本之外学到知识,还有免费的凉爽空间,让家长们觉得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既省钱又省心的寓教于乐方式。上周末,记者走访了济南多家博物馆和科技馆,发现在参观之外,很多人来此休闲纳凉,而且不仅仅只是带孩子的家长。(7月16日《济南时报》)

也许正应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的坊间侃语,包括超市、书店、银行、博物馆等冷气开放的公共场所,都成了炎炎夏季人们有事没事的纳凉去处。如何直面和善待这些“蹭凉族”,“烤”验着这些公共场所经营者的管理智慧与道德素质。在笔者看来,鉴于避热趋凉乃人性本能及人之常情的现实语境,对“蹭凉族”行为的理解包容和顺势引导,当不失为宜疏不宜堵的人性化态度。

正如山东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所言,“博物馆属于公共场所,就是为市民服务的,这里凉快大家都知道,但你不能因为这个就阻止人家来参观吧,所以只要不发生不文明现象,我们一般不会进行劝阻”。这显然是对公共场所公益属性及人们避暑纳凉生理诉求的一种明智与理性认知。

诚然,每个公共场所都有自身特定的服务功能和规章制度,“闲人免进”似应成为保障正常工作秩序和出于安全考虑的一般性约束原则。但面对避暑躲雨等突发或临时性的特殊情况,选择以确保公共场所安全前提下的“高抬贵手”,则不失为入情入理的机动灵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满足人们避暑纳凉的生理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公共场所的秩序管理,更不意味着“蹭凉族”可以在此随心所欲地吃饭睡觉、嬉戏打闹,甚至损害公共财物。必要的提示、劝导和监督不可或缺。这一方面呼唤纳凉者的自尊自律、遵章守纪,别“蹭”丢了文明与脸面,更不能做出悖逆法治、损人害己的出格之事;另一方面需要管理者的因势利导、仗义执言和敢于履职,不能漠视和放任公共场所的无序状态。

在人们的习惯认知里,博物馆也许是一个日常性的偏冷所在,市民趋之若鹜的盛夏,恰可成为其扩大宣传、招徕观众,借以提升市民艺术品位的难得旺季。这需要博物馆经营和管理者的思路创新和行为创意。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