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喜”改名再生产 “变质肉”怎让人不心惊?
我省11家单位(部门)和39位个人 荣获国家版权局表彰
非常道
“雷政富事件”还要续写多少章回?
微声音
莫把“状元笔记” 奉为“成功秘笈”
3上一篇 2015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莫把“状元笔记” 奉为“成功秘笈”

□盛人云
 

6月28日,长春市,一中考考场外,六位今年的高考生举牌销售“状元笔记”,贩卖考试成功学。据悉,贩卖笔记的六名学生中,有五人考上清华,一人接到港大录取通知书。面对如此优秀的考生,家长们纷纷前来购买、询问,“状元笔记”炙手可热。(6月30日中华网)

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虽然落幕,但一些精明的商家包括学生仍紧抓商机,借着状元名头赚钱,“状元笔记”大行其道就是一个缩影。

人们对状元笔记追捧有加,甚至把其奉为“成功秘笈”,除了好奇心驱使外,还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从状元的考学之路中,汲取其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以便来年高中。此等良愿,诚可理解,却未必有益。因为,“状元笔记”仅仅是状元自己根据个人情况而作,适用状元的经验方法未必适合其他学生。这与当今泛滥成灾的励志书籍一样,犯的是相同的错误:忽略了个体差异的问题。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学习方法,所谓状元的未必适合自己,不能一味地去模仿和简单复制,人们也把高考状元视作毫无瑕疵的胜利者,然后僵硬地模仿他们的成功方法,思维上的偷懒可见一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中小学教育的模式化、功利化。大搞状元崇拜,本质上便是大力宣传“分”中自有黄金屋、“分”中自有光明途。这必将加重全社会对分数的迷信和依赖,而这正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一些弊端的症结所在。因而,对状元的过度炒作乃至对“状元笔记”的放纵放任,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状元笔记”不是“成功秘笈”。对于每位学生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走出对分数的顶礼膜拜,注重平时课堂的学习与吸收。对于学校和老师乃至全社会来讲,要把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改变爆炒状元的陋习,把炒作状元的热情,转移到鼓励更多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强势智慧和社会位置上来,这才是教育最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