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炉”:荣耀散去的尴尬残年
2015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高炉”:荣耀散去的尴尬残年

□ 记者 李尚辉 /文 倪路 /图
“小高炉”大炼钢铁的产物
 

“小高炉”,对于老合肥人,尤其是老合钢人来说记忆很深,因为它不仅是大炼钢铁时期的产物,也是那个年代合肥的标志性建筑。

60年后,这个记载着合钢的辉煌与衰落的“小高炉”虽还在,但早已物是人非,成了合钢棚户区的代名称。

“小高炉” 成了棚户区的名称

6月16日,连续的暴雨,合钢棚户区变成了泽国,道路积水很深,很多居民家中被淹。

在这片低矮的瓦房中,有两座像碉堡一样的红砖建筑物,便是当年曾经辉煌过的“小高炉”。

如今的“小高炉”早已丢失了本来的含义,它成为了合钢棚户区的代名称。在合肥东门,一说“小高炉”棚户区几乎都知道。

周老从他的父辈开始就生活在这里,他已是第三代。

他回忆说,大概上世纪60年代“小高炉”就停止了生产;上世纪70年代,厂里在“小高炉”附近建了一间间小房子,然后分给职工住;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每户人口的增多,小房子已不能满足居住,于是,居民们又在周围密密麻麻地私自搭建了很多小房子。

“由于房子老旧,一下雨就被淹,很多都已成了危房,没法居住。 现在,年轻人都已搬出去住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周老说。

“我们家这一间小房子,挂着五口人的户口,就等着政府拆迁。”周老盼望着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小高炉”记载着合钢的兴与衰

据周老回忆,“小高炉”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第一次来合肥视察之前。当时共有六座,“小高炉”生活区一带有四座,是炼铁炉,合钢五厂两座,用来炼钢。

周老说,“小高炉”记载着合钢的兴与衰,当年辉煌的时候,合钢有好几万职工。厂区内每天机器轰鸣,大货车进进出出,一片繁荣景象。

“现在的合钢已物是人非,到处是废弃的厂房,破破烂烂,成了合肥为数不多的棚户区。”周老说。

因发展需要,合钢厂区的“小高炉”也逐个被拆除,现在保留的基本完整的也就剩下“小高炉”生活区这两座了。

根据合肥市的规划,合钢将打造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工业遗址文明园。面临期待中的改造,这两座“幸运”的“小高炉”未来的命运还是一个未知数。

①高炉顶上的家

②“小高炉”承载60年记忆

③居民用废纸板生火做饭

④拥挤的卧室加餐厅 ⑤居民在“小高炉”  旁搭建房子居住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