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期: 从桥梁工程师到徽商社团创会会长
2015年6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吴昌期: 从桥梁工程师到徽商社团创会会长
1
 

年近八旬的吴昌期,白色衬衫整洁而又笔挺,头发浓密,梳理得一丝不苟。近两个小时的密集谈话间,他一口水没喝,逻辑严密且表达准确。

从安徽省交通厅的桥梁工程师到援藏的四十三项工程指挥,从参加开创安徽第一个经济开发区到力推徽商文化走向世界,这位八旬长者带给我们的是人生的宏达智慧和坚韧开阔。

□ 记者 赵汗青

“歼灭”

安徽所有木桥

54年,18岁的吴昌期从杭州土木工程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安徽省交通厅工作。由于不知道安徽省省会在哪里,几个同学结伴直接去了安庆,到了安庆才知道省会在合肥。

当时,从安庆到合肥坐汽车要在桐城、舒城各住一宿,需要三天车程。汽车是蒸汽机车,烧木柴的,经常抛锚。

到了合肥后,大家才发现没有自来水,居民们到南淝河挑水,合肥城只有环城马路这一圈,逍遥津有个“淝滨电影院”,还是毛竹搭起来的大棚。

“感觉安徽怎么这个样子,都是农村。”看过苏杭的繁华,回忆起当年的环境和经历,吴昌期很是感慨。

在安徽省交通厅,刚上班的吴昌期是助理技术员,拿工资分,第一个月165个工资分,有30多块钱。

“30多块钱已经是非常富有,食堂中灶9块钱,四餐一汤。人才紧缺,初中生相当于知识分子,我们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从1953年到1983年,在安徽交通厅我干了30年。”吴昌期说。

在岗位上,吴昌期最主要的工作是桥梁设计。安徽省当时的桥梁大都是木头制的,还是抗日战争时留下的木头桥。木头桥易损、载重小,而且修桥木材紧缺,当时分管交通的桂蓬副省长提出,“要打木桥的歼灭战”。20多岁的吴昌期任公路桥梁设计室主任,负责桥梁设计。

大概五年时间,安徽的木头桥经过改造变成水泥桥,在1960年前后,全省的木头桥就基本消失了。

文革时期,吴昌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尽管如此,作为副指挥的他仍然主持了属于军事工程的五河淮河大桥的设计,采用了当时国内领先的“预应力大跨度T型钢构”和“深孔大直径水下钻孔灌注桩”,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很有影响,作为重要的技术项目,外省甚至外国都前来参观学习。

1

援藏主持四十三项工程

时代潮流风起云涌,而改革则奔涌向前,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发展的思路很快就要调整到经济建设上来。

也正因此,1979年,邓小平主持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作为安徽省科技代表,吴昌期同中国科技大学的几位物理化学方面的专家参加了此次大会。

回忆起那个历史性的时刻,吴昌期只说了一句话:“最激动的,就是邓小平说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邓小平提出废除终身制,而干部梯队自然从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开始。

作为安徽省参加党的十二大代表,吴昌期成为干部梯队的人才进入中央视野。

1983年3月份,中央决定调任时任安徽省交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47岁的吴昌期担任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分管工业、交通等工作。

西藏公路交通因路线长、高寒缺氧、冻土等原因,通行困难、危险,青藏公路万一有一部车堵住,几百部车都上不来,冻、饿死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排除险情救人时,即便飞机空投面包,也难以到达预投目标。

吴昌期有时为了抢救险情,带着部队,清理堵车现场。

1984年3月,中央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要在西藏兴建一批惠及高原各族人民的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四十三项工程”总投资4.8亿元,包括能源交通、商业旅游、文教体育、医疗卫生和市政公用等方面的基础性设施,其中的20项修建在拉萨,其余分布在日喀则、山南、那曲、昌都和阿里5个地区,江苏、天津等9个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承担了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任务。

这是西藏第一次大建设,而主持者就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多吉才让和吴昌期。

吴昌期谈到了建设时的一个趣闻,西藏的很多建筑都是小块石头和泥巴建成,虽然满山都是花岗岩,但西藏当地却开采不下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昌期将此事汇报给时任总书记胡耀邦,后经过地质所化验,确定为火山岩,由援藏工作小组在福建惠安调来一批石匠,带着铁楔子、锤子,很快就开采出大块的石头。当时四十三项工程中的西藏宾馆就是由石材建设的。从此以后,花岗岩成为西藏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

3

因为四十三项工程内容多,工期长,西藏冬天寒冷而漫长,吴昌期由于长期工作在缺氧的高原,出现了缺血性肝肿大。

病重的吴昌期住进了104医院,整整四个月,不能吃不能喝,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才慢慢康复。

1985年底,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李贵鲜,考虑到大病初愈的吴昌期的身体状况,请他做些力所能及的调查研究。不久,省委任命他为安徽省政府党组成员,担任安徽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创办了《决策咨询》杂志。

1988年担任安徽省副省长时,吴昌期分管外事——外贸、外办、外经、对外协调……

1988年,对外开放是国策,中国对外开放首先是三个经济特区,继后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8年,中央开始考虑向内地开放,首先开放沿长江城市。吴昌期具体负责申报芜湖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江城市。

国家批准芜湖作为沿江开放城市后,就开始在芜湖申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昌期对办经开区提出了“区位好、起步小、配套全、起点高、效益好、不动摇”的要求,接着就是芜湖港对外轮开放,这也是长江对外轮开放的第一个港口。

吴昌期回忆说,省委省政府对芜湖开放非常重视,但工作非常难做,开放就是开门,归多家部门管,都想在开放的大门上挂一把锁,每一把锁都涉及中央部委。

外国船进来,首先要引水、领航、外供、外贸、外代、外理、边检、商检、卫检、动检、植检……林林总总有17家单位。

“要一家家去跑,建立省级相应机构,跑了大半年才取得国家的行政许可。”吴昌期说。

开创安徽第一个

经济开发区

4

徽商文化进京

再创新纪元

1993年,吴昌期担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一干就是十年,为安徽立法工作呕心沥血。他说,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一批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必须要跟上,一部法律的制定要反复调研,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特别是“开发区条例”和“库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门利益矛盾较多,协调很困难,好在有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人大一班领导、同事的勤奋工作,十年人大的工作,在立法工作上我们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从人大退下来后,吴昌期仍不停思考、工作。

2001年2月,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同意,吴昌期兼任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和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同年6月20日,当选为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

2005年5月18日,吴昌期牵头创办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并任会长。

2005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徽商精英年会,在上海市委老领导的提议下,年会准备了一面“天下徽商”的会旗,大会讨论认为,要重振历史徽商的雄风,这是当代徽商的梦想,并提出实现当代徽商梦分两步走的策划:第一步是实现“徽商社团遍天下”(2005年时,徽商社团只有上海、温州、海南等几家,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国内外徽商社团已近150家);第二步是实现“徽商实力甲天下”,这个目标正在加速实现之中(2005年时,民营徽商企业营业额达到百亿的只有几家,现在超千亿和接近千亿的已有几十家,当代徽商正在向“徽商实力甲天下”这个历史性目标迈进)。

今年,吴昌期又帮助和支持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徽商文化促进会”,这是第一家在北京注册成立的现代商帮文化社团,吴昌期说:“‘徽商文化进京’类似一百多年前的‘徽班进京’,它证明了‘徽商文化’在当代各商帮文化中的突显地位,其作用和影响力不可低估。文化是软实力,在北京成立‘中国徽商文化促进会’,对实现当代‘徽商实力甲天下’这个宏伟目标,是正能量,是大促进!”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