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一些粗制滥造的剧破坏了不少家长对儿童剧的认识,也成为整合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但一部好的儿童剧它并不简单、幼稚,更不是戏剧中的“小儿科”。曾执导过《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等热门儿童剧的国家一级导演、省话剧院签约导演许曼地感慨地说:“真的不能小看了儿童剧,不同于学校的教育,它是课余时间影响孩子成长最大的一个产物。一部好的儿童剧,效果往往胜过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地讲大道理。”
儿童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过,“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至少要看十部以上的儿童剧,它的童年才是比较完整和丰富的。”而作为导演,在许曼地看来,一个好的戏剧导演不一定能排出一个好的儿童剧,而一个好的儿童剧绝对可以排出一个好的话剧。
“儿童剧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不仅仅孩子在想象,我们这些制作儿童剧的成年人也在想象。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但是很不好读懂。有时我们还追不上孩子的想象。所以我们自己也在学习在锻炼,怎样让大人看不幼稚,让孩子去看也能耳目一新。”许曼地说,“制作一部受欢迎的儿童剧,绝非一日之功。”
细分观剧年龄,效果更佳
采访中有家长反映,经常演出看一半,小朋友们吵着要退场,因为没有准确把握一部剧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观看,儿童剧观众年龄分层的问题困扰了不少家长。
许曼地介绍,目前儿童剧的主要目标群体是2-12岁的观众,他们恰好处于非常复杂的教育阶段,“不同年龄的儿童,体力和智力差距非常大,他们对于艺术表演的理解力也有很大的不同”。她也深有体会地说,自己曾排的一部低年龄层儿童看的剧,因为组织方的原因,让学龄的孩子来看,效果反而不理想。她也认为,如今的儿童剧市场还是需要对年龄段有一个清晰定位和细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不同成长阶段的小观众都拥有最适合自己的节目”。
但是目前有些戏剧因为售票或者盈利指标的原因,导致不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去看剧,效果不是很好。许曼地也颇为无耐地说,目前还只能寄希望于家长在选剧之前先有个甄别。
不是谁都能做,需要责任心
目前儿童剧市场上的作品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作品为了吸引孩子的目光,设置了很多喧嚣的互动环节,这些貌似很热闹的互动环节不仅与剧情毫无关联,而且还对小观众们的艺术审美观产生了一些误导,让他们误以为进剧场就是为了看热闹。许曼地说自己的儿童剧会一直坚持品质,“互动环节应当与剧情相符合,我们剧院不会在演出中穿插那些毫无意义的‘互动’。”她认为儿童剧的门槛很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不是随便便的小剧团就可以去演的。“它需要有许多有责任心的人去演,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去和孩子互动。因为儿童剧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许多重要的作用。
许曼地说她内心坚持排出的每一部都是负责任的戏,“我希望都能够给孩子以艺术的熏陶,让孩子们知道一些比书本上更立体的东西。至于是不是精品,那是由观众去评判的,但绝对是一个有良心的剧。”
许曼地 国家一级导演 省话剧院签约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