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我陪孟富林去抗洪”
2015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1991年,我陪孟富林去抗洪”
原铜陵军分区司令员汤中应回忆当年往事
 

□ 记者 鲁龙飞

5月20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在合肥市高新区庐江经济文化促进会办公室,见到了原铜陵军分区司令员汤中应,交谈中,他告诉记者,最让他难忘的就是1991年春夏之交的淮河流域发大水,时任省军区某首长秘书的他,被通知随时任省军区刘正宗副司令员,陪同省委原副书记孟富林到滁州抗洪救灾的经历。

“他是专家学者型的领导”

那次抗洪的第一站是全椒县。到了全椒后,孟副书记没进县城,而是直奔滁河沿线的陈东地区。

在一处危堤旁边,孟副书记换上长筒胶鞋,一步一步走在漫水的堤埂上,十分仔细地察看水势,逐段逐段地查看堤基,不时回头高声地告诉县里同志,这里暂时不要紧,赶紧派人从里面挂柳护堤。

在一处险堤段,孟副书记告诉乡镇里来的同志,你们堤上上了多少人?再调20到30人上堤,这里堤土太松,要打桩加固……

两个多小时,孟副书记一路走一路与大家商量“危”、“险”、“急”问题的处理措施,“提出许多抗洪保堤、抗洪保路、抗洪保城的办法,让我感觉到他老人家真是专家型、学者型的领导干部。”汤中应称。

中餐仅吃点干粮

在全椒不到两天时间,定远县多次来电话询问孟副书记什么时候到定远。

“定远那边主要是池河和卢桥两地灾情较大,定远的县委书记是名转业军人,作风干练,行动迅速,许多救灾措施都跟上去了,我们一行在县城没停留,一头扎到重灾的卢桥地区。”

去时,天气还好,晴到多云,回县城时,瓢泼大雨。本来就遍地是水,这一下子水涨得更高了,几辆车只能在公路的一段上坡处停下来。

“眼看一时走不了,孟副书记让人把县里同志请到我们的面包车上,具体研究定远的抗洪救灾以及灾后重建问题。”

汤中应告诉记者,孟副书记的几句话至今令他记忆犹新。“农村要抓好以秋补夏,城镇要抓好工商补农,整体上要筹划好明年80万定远人民的生产生活,争取夺得灾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会开到下午两点,雨小多了,车上的水也喝完了,我因为参加过1975年河南南部特大洪水的抢险救灾,出发前夜我敲开了军人服务社的门,买了点合肥出的香草巧克力。我试着说,我这里还有点干粮,首长们是不是要垫一下,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汤中应回忆道,虽然一人只有一小块巧克力,但大家都很高兴。

县委书记含泪汇报工作

明光市的灾情在滁州地区可能是当时最重的,县委书记向孟副书记汇报时,眼泪都讲掉下来了。

当时,汤中应陪同孟副书记一行人坐在船上,在淮河上巡航查看水情时,只看到满河道的东去之水与堤外农田里大面积积水几乎在一个平面上,淮河大堤像一条青灰大蟒蜿蜒在白茫茫的汪洋之中。因为没有参照物,县里的同志也难以准确地说出周围村镇的名字了,大家的神情都很凝重。

情急之际,汤中应拿出1:5万的军用地图,按河湾、闸口、涵洞等目标仔细对照,向首长们介绍着周边的环境和村落。孟副书记当时十分关切两件事:一个村子里的人是不是都出来了,没出来赶紧想办法让人都出来;一个是险堤险段的巡查和加固,这个问题一点不能忽视,一点也不能麻痹。

在明光,时任地委书记陆子修简要地向孟副书记汇报了一路上的抢险救灾情况。

汤中应回忆道,当时陆书记说,“今年是大灾,搞得我老陆看着遍地是水却喝不上水,到处是庄稼我却经常吃不上饭。也有让人高兴的,一路上老百姓的精神头不差,干部的精神头不差,这场洪灾更坚定了我搞农村大改革的信心。”

孟副书记说,“老陆啊,辛苦你了!省里是全力支持滁州农村大改革的,请地委和行署的领导同志考虑,要把防灾减灾的规划方案、政策措施纳入大改革的体系统筹谋划。我们等着在滁州来开改革的庆功大会。”

“十几天的滁州抗洪救灾,使我近距离地与孟老进行了接触,我能看到和领悟老人家的亲民之情,领导之艺,许多东西使我终身受益。”汤中应回忆道。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