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荔波县高中教师覃谊怀孕5个月,却突然接到县教育局和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联合下发的通知,责令其5月底前自行到医院终止妊娠,否则将被开除公职。然而早在三个月前,覃谊夫妇就已在户籍所在地安徽黄山市办理了生育许可证明。这一切只因安徽、贵州两省的再婚生育二孩政策不同。
昨日,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对此回应称,覃谊生育行为可适用《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荔波县教育局与卫计局联合下发的要求覃谊终止妊娠的通知无效。(5月19日新华网)
户籍地说符合政策能生,工作地却说违反政策不能生,两地计生政策的差异以及有关部门对政策各执己见的割裂执行、僵硬执行把覃谊逼进了死胡同,让覃谊面临着一个痛苦的两难选择——要么生下孩子,丢掉已坚守了10年的教师岗位,要么保住工作岗位,终结一个生命的孕育过程,而无论做出哪种选择,对覃谊来说都是一个深深的伤害。覃谊本是无辜的,却要承担政策打架的不利后果,因政策打架而受伤,很不公平,很不合理,很不应该。
在篮球场上,两名或多名裁判之间也会发生判罚不一的情况,但裁判们往往会快速协商,基于尊重有理一方达成一致,对于情况较复杂、争议较大的判罚分歧,裁判们也会在观看比赛录像,听取球员、记录台的意见后统一判罚,这样,裁判的暂时“打架”就不会伤及无辜,影响球员、球队的正当利益,就不会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笔者以为,我们解决计生政策打架的问题以及其他政策打架的问题,也应该仿效篮球场上的这种裁判“打架”化解模式,制定政策的地方或部门应该建立一条沟通渠道,主动寻求消除政策分歧的方法,确保政策的合理衔接,避免因政策打架给民众带来负面的影响,避免限制、妨碍民众权利的实现,让民众产生不知所措的困惑,把民众逼入进退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