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刘桂娟在微博上展示自己珍藏的点翠头面,招致动物保护人士责难。网友积极跟帖,两派各有支持者,发表各种评论,甚是激烈。
其实,这种争论出于对不同专业的认识,看上去有点儿鸡同鸭讲的意思。
“点翠”不会让普通翠鸟灭种
先说说翠鸟。动物保护人士反对制作点翠头面的核心依据是翠鸟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这是在偷换概念,把广义的翠鸟和受保护的翠鸟,以及用以取羽制作点翠头面的翠鸟混为一谈。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的普通翠鸟在我国分布最广,几乎全境都有种群分布。
再来说说点翠。用翠鸟羽毛制作首饰在我国是一门很古老的技艺。《金瓶梅》里写道,李瓶儿曾向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要过“一方老黄销金点翠穿花凤”的手帕。
但由于取材不易、耗费人工,点翠饰品历来不是普通百姓家能消费得起的,即使在西门大官人家也绝非寻常之物。
尽管现在无从考证古代匠人制作点翠饰物的羽毛取自哪种翠鸟,但以就地取材更利于节省成本角度分析,取自普通翠鸟的可能性最大。而经过两千余年使用,普通翠鸟依然保持了较大种群分布,足以说明从翠鸟身上取羽用于制作针对少数高端消费者的做法不会给普通翠鸟带来灭种之灾。
京剧“守旧”不能失了文化里子
京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传承、弘扬重在“守旧”。失却了文化的里子,没有行里行外对京剧内在文化、历史传统的珍视与挖掘,京剧最终逃不出“失魂落魄”的结局。
最后再来说说为做点翠头面为何非要活生生地拔毛。一位梨园行的老先生曾谈起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先生的表演艺术。他最绝的当属翎子功。在《群英会》中,叶先生扮演的周瑜下令打黄盖,诸葛亮洞若观火不为所动,他极度震惊、大为光火,头上的翎子“唰”一下直立起来,尾梢儿不停抖动——“什么叫怒发冲冠?一下子让叶先生演活了!”
老先生说,要让翎子竖起来,光靠练是不行的,选用的翎子必须得从活雉鸡身上拔下来。“死了的雉鸡身上取的翎子绝对竖不起来。”
说到这儿又要回到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的话题。您可能会说,这简单,我弄个化纤做的遥控电动的翎子给演员戴上不完了嘛,演到这个段落,后台把场的人一摁遥控器,翎子“啵”就竖起来了,想怎么抖就怎么抖。但,我问您,那还是京剧吗?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