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改革就该踏入“深水区”
治霾“军令状”缘何成棉花棒 
微声音
成年人近四成失眠 敲响国民健康警钟
下一篇4 2015年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足球改革就该踏入“深水区”

□赵守翠
 

3月16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对外公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方案共有50条改革措施。今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深改小组会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会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今日本报12版)

关于中国足球的改革喊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这一次确实是放出大招了!客观而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里的改革措施很多,直指当前足球运动中存在的沉疴和痼疾。尤其是,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摆脱了行政管理属性,赋予了足球自身发展的更多自由空间。

应该说,足球如何发展,依靠行政化管理是走不通的,这早已是世界足球界的共识。审视任何一项商业化、职业化较高的运动项目,都不具有行政管理属性,而是具有市场生命力,依赖于自我发展和完善。从这个方面而言,我国的足球管理模式一直都具有行政管理色彩,如何培养足球人才,如何运作国内联赛,往往都是基于行政力量的干预。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曾经进行了足球职业化改革,而且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足球人才。但是,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依然处于“浅水区”,并没有真正踏入到“深水区”。比如,国际足联(FIFA)规定,作为FIFA成员的各国(地区)足协必须是独立的民间身份,不受到政府的干涉。然而在我国,体育总局的足球管理中心和中国足协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政管理属性清晰可见。

更为严重的是,正是因为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和足协扮演了国内足球管理者的角色,才使得一些管理足球的官员有了权力寻租机会,假球、黑哨等现象比比皆是。就在前几年,在一场轰轰烈烈的足坛反腐风暴中,谢亚龙、杨一民、南勇等一批前足协官员落马,让人们认识到了足球领域的“水”竟然如此之深。

从根本上而言,中国足球水平上不去,甚至存在大量的黑幕,重点就是具有行政管理属性,权力的过度干预才是根本原因。如今的足球改革方案,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摒弃了行政管理属性,赋予了足球发展更加广泛的自由空间。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早就应该踏入到“深水区”,放弃行政化的管理而放权给民间。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市场活力,调动发展积极性,推动足球沿着正确的思路不断进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