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慈善”能走多久?
2015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草根慈善”能走多久?
代表、委员建议,不能让草根慈善“孤军奋战”
特派记者 祝亮 沈娟娟 俞宝强
 

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多了,“慈善公益”的呼声不绝于耳,即使是刚刚成名的普通人,也容易被当成“摇钱树”,想让其捐赠的人越来越多。这种一个人的“草根慈善”,究竟能走多久?

谈论人物

全国人大代表、“最美孕妇”彭伟平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安徽省委副主委李爱青

全国政协委员、壹基金理事长马蔚华

谈论背景:

出名后,想获得捐赠的人多了

身穿军大衣,在选秀节目中用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技惊四座,1969年出生的朱之文,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衣哥”。

成名后,他出资给村里翻修幼儿园、解决灌溉用电问题、修路……通过种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心。

邀请他唱歌的人越来越多,同村的村民也把“大衣哥”看成了“摇钱树”,想让他捐赠的人屡屡开口。

仅凭个人力量的“草根慈善”该不该做?应该怎么做?

“在农村,一旦出名动静就特别大。”全国人大代表、“最美孕妇”彭伟平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因为怀着身孕抢救落水孩子,她一夜之间红遍中国,但感觉特别不适应。

出名后的彭伟平,让老乡们觉得有了盼头,有点难事都会来寻求她的帮助,“特别是当了人大代表后,他们觉得我能力更高了。”

谈论观点:

强制公益不合适,只能尽力而为

“做公益应该值得鼓励,这是一件好事。”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安徽省委副主委李爱青接受市场星报记者采访时说,社会需要更多的人去关爱,做公益可以给更多的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带去关爱。

在彭伟平看来,做公益应该是自愿的,现在有些时候变得有些强制,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做公益这件事我很赞成,但我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能尽力而为。”有时候,老乡们的要求让彭伟平有点为难,“期待和实际能力有一定差距,我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如今,每逢过年过节,彭伟平救起的孩子和家长都会亲自来看望她这个救命恩人

“这没有必要。”虽然理解他们的举动,但彭伟平觉得,自己救人是出于本意,并不是希望别人一直记着自己的恩情,“希望他们遇到同样事情时,也能伸出援手去救别人,把这份感恩化成实际行动传递下去。”

建议之声:

放宽公益慈善基金会人员工资水平限制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那么团队的力量呢?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据介绍,过去5年来,我国基金会数量以每年400到500家的速度持续增加,截至2015年2月底已达近4300家,以每家基金会平均专职工作人员数量为4人计算,从业人数约为17200人。

“但总体运营水平没有明显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法律法规对基金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的限制,使高端人才从业意愿不强。”全国政协委员、壹基金理事长马蔚华建议,民政部门和国家财税部门可以将限制我国基金会和公益组织从业人员工资水平的上述两条规定予以取消,或者显著放宽。

马蔚华解释,可参考同为公众机构的上市公司的定薪方式,由董事会(理事会)根据捐赠人的意见,决定管理层和运营团队的薪酬水准或薪酬总量;或者在决定基金会管理成本时,充分尊重捐赠人与基金会的意愿,在捐赠协议中约定可用于管理成本的开支,从而使基金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能按照市场规律参与竞争,包括对人才的竞争,以自身的公益产品和服务取信于政府,取信于捐赠人和公众,促使基金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向现代公益组织转型。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