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率先启动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
2015年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率先启动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
患者首诊需在基层,医保报销更多,更便利了……
记者 李皖婷
 

市场星报记者昨日从安徽省医改办获悉,省政府近日印发《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医保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省级各项改革举措,5个相关配套文件也同时出台。这标志着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

除了安徽,今年将启动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的省份还有江苏、福建和青海,不过这一次安徽抢在了前面。据了解,以省为单位,通过协助省级综合试点方案,以达到以点带面推进医改的提法,尚属首次。

改革方向:

坚持公益方向,落实政府责任。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强化政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责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

重点领域:

公立医院改革、医保管理体制、分级诊疗制度、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改革目标:

2017年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通过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合理,以药补医全面取消,医药价格全面理顺,合理用药用材机制较为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中西医协调发展,多元办医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药品、耗材、设备回归合理价值;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管办分开的医保运行机制探索取得突破,科学有效的医保支付制度基本建立,相互衔接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更加健全。

努力做到患者负担不增逐减,医务人员收入不减逐增,医院总收入合理有限增加,财政投入合理有效增加,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安徽深化医疗改革到底改些啥?

星报解读深化医改关键词

关键词:医院管理

我省将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

根据方案,我省各级政府将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各有关部门参加,主要负责公立医院编制和人员规模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监管、法定代表人聘任等重大事项。

同时,我省将成立省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负责省属公立医院运行监管。

关键词:医院自主

推行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

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明确院长任职资格条件,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

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由医院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公开招聘。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同岗同待遇,形成双向选择、合理流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激励有效、保障公平的灵活用人机制。

关键词:医生待遇

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医院工资总额将与服务质量、数量以及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收入和大型设备检查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挂钩,医院人均收入水平会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提高。

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采取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关键词:医疗质量监管

全程监管医生开处方,鼓励建立医疗意外保险

我省将建立医务人员执业监管信息系统,对开具处方等诊疗行为实行全程监管。利用现有资源或委托第三方,开展医疗服务质量、经济运行评价,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医疗行为和医疗费用阳光化。

全省公立医院将建立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体系。同时,全面推行医疗责任保险,鼓励建立医疗意外保险。

关键词:分级诊疗

患者首诊需在基层,报销比例将提高

我省即将建立的分级诊疗激励约束机制,将让患者乐于“在基层医院看小病”。今后患者看病,将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首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再逐步分流到公立医院普通门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患者将优先诊治,报销比例也将提高;未经基层首诊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的非急诊患者,降低报销比例。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

2015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

今后,我省各城市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与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城市医联体,省属公立医院根据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牵头组建城市医联体,重点支持皖北地区。

通过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轮岗、远程诊疗等形式,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合理流动、下沉基层,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康复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县域内基本能解决,2015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关键词:医护比例

医院医护比达到1:1.25

今后,大医院将不能再无限制扩张。县级原则上设一个县办综合性医院和一个中医院;市级和省级按人口规模合理设置市办和省办综合性医院。

同时,逐步增加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到2020年市级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6。

关键词:医保支付

整合医保,门急诊就诊也可报销

此次深化医改,我省将逐步推进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整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整合大病保障与大病保险,完善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健康)险。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已并轨的市、县开展试点,成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探索引入商业保险承办城乡居民医保事务,居民可自行选择经办机构。

我省将建立居民医保门急诊统筹报销制度,实行门急诊就诊报销。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到2017年公立医院50%以上的住院患者实现按病种付费。

关键词:医保范围

针灸、治疗性推拿等纳入基本医保

我省将整合现有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制定统一的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及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技术纳入基本医保。

同时,依据国家基本医保不予报销和部分报销诊疗目录,结合我省实际,以负面清单形式制定基本医疗服务目录。

“今后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水平,逐步增加政府投入,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水平。”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说,对于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关键词:电子档案

建立安徽人口健康信息网

我省还将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整合,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六大业务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将实现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居民健康医疗信息跨机构、跨领域共享机制。

请医生会诊、看片子也不用来回奔波了。2015年,省级建立危重疾病会诊系统;市、县建立区域远程影像、检查检验等系统,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专家的优质服务。

关键词:公共卫生

健康教育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制定全民健康行动计划,普及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健康自我管理,促进公众合理营养,让群众远离危害健康的因素。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青少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标准并实施考评。

落实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鼓励各地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筹资标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17年提高到50元左右。(下转07版)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