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为“疯牛”行情还债
2015年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市场在为“疯牛”行情还债

 

至上周五,市场经过连续6天下跌,上证指数已经从3406点~3122点,跌了284点,央行突然降准的利好,也没能扭转跌势,再度连续3天大跌,探至3052点。如此气势汹汹的持续下跌,是去年7·22行情启动以来的首次。我认为,主要是市场在为去年12月的“疯牛”行情还债。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志林

11·24后的行情确实有点“疯”

从指数涨幅而言,从11·24降息时的2486点——去年12月31日的3234点,仅25个交易日,涨幅就高达30.1%,超过了美国股市大牛市20%年涨幅的50%,确实是过度投机了!

从成交量来看,去年12月两次出现了1万亿以上的日成交天量(107391亿和12664亿),是2014年日成交均量的3~4倍,也超过了当天全球各国股市的成交量总和,这种成交天量极不正常,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然会采取措施,平抑资金管理上的漏洞风险。

从融资盘看,数量达到1.15万亿,最高时融资盘达到了日成交量的30%,超过了国际成熟股市20%上限。其中有部分银行信贷资金、委托贷款流入股市,伞形信托向客户高比例配资,以及50万元以下中小散户也在普遍融资炒股,隐藏着潜在的金融风险。

正因为此,从去年12月初刚上3000点时,两大央媒就抨击当时的股市是“疯牛”、“陷于疯狂”、“高杠杆创造的股市神话令人担忧”、“正在把市场引向断崖式的风险之中”,“暴涨后必将会有大暴跌”。尽管当时人们都对此置若罔闻,继续将股指推向3400点上方,但回头看,两大央媒的风险警告确实是切中时弊的。

单边上升必然导致单边下跌

历史上,每次大牛市都伴随着单边上升市,之后都有大暴跌。只是那时的流通市值相对较小,暴跌的社会影响不是太大。即便2005~2007年998~6124点高峰时,流通市值也只有8~9万亿。而如今,市场的流通市值已上升到30~35万亿,竟然也能出现12月份的单边上升市,之后的调整就更激烈了!

单边上升市的最大缺陷是缺乏台阶式盘整。从11月24日后,在2500点上方仅收盘2天,就上了2600点;在2600点上方仅收盘4天,就上了2700点;在2700点上方仅收盘一天,就上了2800点;在2800点上方只收盘一天,就上了2900点;在2900点上方仅收盘7天,就上了3000点;在3000点上方仅收盘3天,就上了3100点;在3100点上方仅收盘5天,就上了3200点;在3200点上方只收盘一天,就上了3300点。

这种火箭式的上升,使市场缺乏充分换手,看空做空者绝迹,堆积了巨大的获利盘,危如累卵,一旦有风吹草动,获利盘就轮番涌出,市场便会如飞流直下般暴跌不止。

在近期持续的大跌中,人们定已看到,3200点、3100点是那么脆弱,不堪一击,原因就在于此前缺乏台阶式盘整,甚至在2800~3000点一带都是多空换手的真空地带。因此,至少3000点一线必须充分补课,这对今后的行情有益无害。

单边上升市的另一特点是:在“有钱就任性”、“只要胆大赚钱很容易”的驱使下,投资者最容易忘记价值投资、理性投资,萌发追涨的冲动。

例如,把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等大盘股当做小盘股来炒,动辄集体涨停,并且连续涨停,使股价由原来的比H股折价20%,迅速变成溢价30%~50%,出现明显的泡沫。一旦缺钱去泡沫,对指数杀伤力就很大。

又如对政府调结构对象、产能过剩的中字头周期性大盘股,打着各种概念的旗号,不问业绩,凡低皆炒、凡大皆炒,甚至把亏损163亿的中国铝业,以及亏损股马钢、中国远洋等央企亏损股炒上天,股价涨了2倍。

由于年报预告发布,有20%的央企业绩亏损;中央巡视组又通报了中国联通等6家央企的腐败问题,以及两融收紧、游资退潮,这些超大盘股便一步步向价值回归。因其所占指数权重大,便加剧了股指的暴跌。

可见,元旦后的持续暴跌,主要是因为12月暴炒的大盘股巨额获利盘的回吐,是因为获大利的中外机构和产业资本的撤离,是在为暴涨的指数还债,是从“疯牛”转变为“慢牛”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近期一连串利空加剧了指数“还债”

细数元旦后的消息面,好像是利空复利空,天天都是利空,因而为指数的下跌雪上加霜:

1月5日,证监会对45家大型券商进行两融检查。

1月16日,证监会发文对12家券商两融违规进行点名批评,其中三家券商遭到停止新开信用账户3个月的处罚。

银监会发文:禁止商业银行委托贷款进入股市投资。

1月21日,银监会通知股份制银行,要求收紧伞形信托业务,降低融资比例,明确触及止损线必须限时强行平仓。

保监会规定保险资金不得为券商提供融资。

1月28日,证监会对第二批46家券商展开两融检查。

1月30日,证监会对华夏等12家基金的违规予以禁止3个月新开业务的处罚。

1月经济数据疲软,双低开局,官方PMI跌破50枯荣线,创下28个月的新低。

2月1日,证监会宣布2月新股发行数量增至24家。

2月6日,监管部门禁止伞形信托、P2P平台、自主开发融资系统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重申两融50万元门槛。

20%央企预告2014年业绩亏损。

墨西哥高铁项目告吹。

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7天内6个跌停。

民生银行发生行长被抓的“黑天鹅”事件。

中央巡视组通报了6家央企的腐败情况。

种种利空,像一把把匕首刺向前期狂热的多头,逼迫高位套牢的融资盘不断跳水平仓,造成指数像高空掉落的飞刀,直线下落,加速了风险释放的进程。由此,人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单边上升市的危害,恶炒周期性大盘股的危害,超越能力高比例融资的危害。

1月的赢家在于出奇制胜

市场总是风水轮流转。去年12月曾嘲笑不买大盘股的投资者是“满仓踏空”的人,到了1月,自己却成了高位“满仓套牢”。而原先“满仓踏空”的人,元旦后,却成了“满仓盈利”的大赢家。

一类是,坚守被斥为“黑五类”即小盘次新股、成长股、题材股的投资者,成了大赢家。期间,上证指数跌了353点,近11%,而中小板却从7593~8652点,涨幅为13.94%,创业板从1429~1809点,更暴涨了26.6%,尤以互联网领衔的高成长股的涨幅最为惊人。

另一类是,在3400点高位,去抄只相当于2000点股价的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的投资者,也收获了30%~50%的盈利。

这两类赢家的奥秘就在于:敢于反潮流,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一般而言,1月份从高位开跌的品种,其后至少要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调整。而1月的新热点,至少会有半年到一年的生命周期。

上周五上午,备受市场关注的上海国资流动平台已经成立,平台投资决策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上海国资委主任徐逸波宣布:“相关资本流动项目已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和证监会。但由于国资股权流动涉及众多上市公司,目前还在稳妥筹备,将有序推进。”“2015年上海国资改革的重点是:发展以公众公司为导向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完善国资流动平台规范运作,启动资本流动项目,国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四大领域的集中度要达到70%。”因此,2015年,捕捉到进入国资流动平台的国资改革概念股,必将大有可为!

上证指数的连续大跌,对持有大盘股的投资者来说,是坏事。但对降低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吸引新增资金进场、拉长牛市周期、轻指数重个股的投资者来说,又是好事。

但愿大盘能在3000点一线止跌企稳,春节后展开“大盘股搭台,成长股改革股唱戏”的更加健康的慢牛,为人们带来一年一度的“春生”行情的喜悦!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