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的城市,拿什么拯救你?
2015年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拥堵的城市,拿什么拯救你?
老城区用地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凸显,我省三大对策加强城市空间综合利用
 

城市用地紧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老城区拥堵不堪、新城区的空间资源又无法合理利用;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空间资源制约。城市未来该如何发展?记者昨日获悉,安徽省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空间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要求针对城市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的不同特点,结合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轨道交通等建设,分类推进城市空间综合利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吴晓 记者 宁大龙

加强城市空间综合利用

对策

有关专家介绍,空间资源无法合理利用,城市建设过度分区、功能单一,这是目前我省很多城市,特别是老城区存在的集中问题。为此安徽省住建厅日前发布的《关于指导意见》中,给出了三条“对策”。

加强城市空间综合利用

老城区拥堵现象 依旧比较严重

《意见》指出,近年来,随着安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用地紧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空间资源制约。

那么现状究竟如何呢?昨日下午,记者在合肥老城区主干道之一的黄山路看到,虽然时值周末,并非平日上下班的集中时间段,但整条路的拥堵现象依旧比较严重,记者驱车在黄山路行驶,因为拥堵,20分钟的时间过去,仅仅前进了两个红绿灯口。

“每天这个点几乎都是如此,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几乎是走到哪堵到哪,如果再遇到交通事故什么的突发情况,在回家路上堵个1~2个小时也不奇怪。”出租车司机王先生告诉记者。

而这种拥堵的情况在离开老城区范围,进入滨湖新区后“豁然开朗”,虽然路上的车辆依然不少,但拥堵的情况几乎消失,通畅的行车体验与老城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此之外,老城区的空间拥挤还集中体验在“停车难”的问题上。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合肥市二环路以内区域集中了较多的教育、医疗、商业资源,机动车停车场相对不足,导致停车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标准计算,停车泊位缺口约2.8万至3.2万个。

而在合肥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和滨湖新区等区域,由于规划合理、建设标准高、停车需求相对较小,目前尚不存在“停车难”问题。

根据《意见》,未来,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将得到全面完善。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园林绿地、人防、交通等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将得到加强。部门协同参与将得到强化,探索编制公益性服务设施、市政服务设施整合规划,引导各类设施共建、共享。

此外,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结合管理单元划分,明确空间综合利用、设施共建共享的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要设立空间综合利用专门章节。

按照要求,2015年底前,我省各地将编制完成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明确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范围、布局、用途、开发强度、起止深度和层次要求,合理安排地下交通、地下管网、人防设施、应急避难场所,以及停车、商业、仓储等地下工程建设,制订近期、中长期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城市地质环境和地下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环境影响分析,努力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的科学性。

对策一:完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

老城区“堵”,新城区“空”,这是目前北上广等很多大城市都存在的问题,为此,《意见》中专门对老城区和新城区的空间开发提出了不同要求。

按照要求,未来城市新区要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理念,避免城市建设过度分区、功能单一。针对老城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有序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强化存量空间再利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此外,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将得到鼓励,在城市交通走廊地区进行复合开发,推动商业、办公、居住、生态空间与交通站点的合理布局。提高城市各类设施的复合利用水平,引导部分公益性服务设施向多功能、综合化方向发展,鼓励建设包括多种功能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包含多个相容设施的市政综合体,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的空间利用效率。

针对老城区空间开发已接近饱和的现状,《意见》中提出,将加强对现有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挖潜,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将其拥有的体育、文化、停车、厕所等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积极推动城市未充分利用空间的再利用,对道桥间的边角空间、建筑间的中介空间以及废弃用地、临时用地等,在确保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利用,丰富公共生活,改善空间品质和城市景观。

对策二:加强城市空间复合开发

随着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老城区的平面空间几乎已出现饱和,此时,对地上和地下“立体”空间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也成了老城区下一步“潜力挖掘”的重点内容。

《意见》提出,未来,安徽各市要在重点地区合理布局地上2~4层近地面层、地下5米地表层功能,将传统集中于地面的公共服务设施等向地面上下两级延伸和拓展,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再造与增值。

针对交通拥堵的状况,《意见》中指出,未来,要加强立体化交通设施建设,坚持公共交通优先,保障步行、自行车等慢行空间,构建人性化的过街设施,合理布局城市立体公共停车场,新建大中型商业设施、办公楼和住宅小区等要配套建设地下停车场。

此外,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地下综合防灾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地下空间的防御潜力。推动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建设,新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应依法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已建地下空间设施可通过临战功能转换和加固改造,使其成为具有一定防空防灾功能的城市防御设施。

对策三:鼓励城市空间立体开发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