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聘用人员“吞掉”400余万补助款
年俗 文化
朝九晚五去“上班” 实则开车四处贩毒
新市民稳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下一篇4 2015年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民政局聘用人员“吞掉”400余万补助款
涉嫌贪污、伪造武装部队公文、印章等罪名昨日受审
正言 蔡娜娜 记者 王玮伟
 

在同事眼里,李某经济不宽裕,妻子常年患病,家庭相对困难,直到其涉贪案件慢慢发酵,同事们才得知,这位大家眼中的“困难户”,竟在四年时间里“侵吞”了400多万国家补助款。昨日上午,合肥市民政局原聘用人员李某因涉嫌贪污、伪造武装部队公文、印章等罪名在合肥中院受审。

案发:伪造名单遭举报

现年40岁的被告人李某,肥东人,在职研究生,原系合肥市民政局聘用制工作人员,在该局优抚处负责全市优抚数据信息的更新、汇总和上报等工作。

谈起案发,李某显得很平静。他回忆道,2014年6月18日,高新区某部门发现其虚假名单,通过电话等方式未联系到名单上的这些人,该情况立即被报到合肥市民政局优抚处。在该处处长询问时,李某承认自己虚假报名,伪造名单,并主动去纪检部门投案自首。

由此,这起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家补助款的贪污案渐渐浮出水面。检方查明,从2010年起,李某先后伪造了210次各类虚假随军家属、优抚人员名单及相关审批证明材料等,累计骗取各类随军家属补助、优抚补助共计413余万元。

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李某的同事们对此均表示很惊讶,这位连续好几年领取困难党员补贴款的同事,竟然侵吞了这么多国家补助款。

庭审:承认所有指控

昨日上午9点20分,李某被法警押解进入法庭,他不时回头向旁听席观望。

检方指控,2010年至2014年期间,李某利用职务之便,私刻公章,先后伪造了210人次各类虚假随军家属、优抚人员名单及相关审批证明材料,借用、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了相应的银行卡(折),并由其本人控制,累计骗取各类随军家属补助、优抚补助共计人民币413余万元。

法庭上,李某当庭承认所有指控。 据悉,李某2007年4月转业,同年11月份应聘到合肥市民政局工作,当时月工资1500元,2013年月工资调整为1700元。他说:“之所以犯了错误,是因为家里比较困难,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父亲身患癌症,所以想通过伪造假材料,骗取补助款,维持家里开支,补贴家用。”

手段:办126张银行卡领补助款

庭审中,李某供述,私刻的公章是由一名战友帮忙完成,之后他从老家亲戚借了30多张身份证,办理了银行卡126张,存折37张,用于领取补助款。

记者了解到,除了涉嫌贪污,李某还涉嫌伪造武装部队公文、印章罪。检方指控,李某为伪造本人的部队档案,私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部政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等十四枚武装部队印章,并伪造了相关武装部队的公文。

消费:买基金、买理财、买房子

四年时间,400多万补助款,这些钱都花去了哪里?李某交代,他用100万购买基金、50万购买理财、20万作为活期存款,还为父母购置两套房屋,价值180万,剩下几十万自己花掉了。

检方认为,李某受聘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国家优抚资金共计人民币413万余元,其行为应当以贪污罪追究刑责。李某为伪造本人档案,伪造武装部队印章十四枚并伪造相关武装部队公文,其行为应当以伪造武装部队公文、印章罪追究刑责。

在最后陈述时,李某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给家人和单位带来影响,并鞠躬谢罪。本案并未当庭宣判。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