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要开通直航线 把欧洲技术学回家
2015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原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在肥共话经济发展
合肥要开通直航线 把欧洲技术学回家
李稻葵: 中国迎来新经济增长点
 

“谁来做公用产品开发,谁来做私有产品开发,各级政府应该做出很好的考量,并交给市场做出选择。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可以运用好货币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萨金特先生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市场经济要遵循两个原则:市场主权原则和供求关系原则。比如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需求其实就是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动力和激励。企业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就是要满足市场需求,或者进行资源分配。”

萨金特还指出,和平年代,事实证明市场调节作用是最好的资源分配方式,但短期来看,还是会触及或伤害到某些人的利益,但总体方向是前进的。

萨金特在演讲中多次提及消除垄断的重要性,“在消除垄断上,中国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中国的商品价格低廉,对美国很多产业形成冲击,也给了美国资源重新配置的机会。”萨金特表示,“消除垄断非常重要,因为垄断容易滋生腐败。只能保留那些自然的垄断。”

萨金特一直享受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正能量,“中美经济发展是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国现在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国也曾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我认为美国现在仍应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美国的很多轨道交通已经严重老化,都有100来年的历史了,应该淘汰了。”

萨金特还重点提及存款保险制度,“该制度推出前在美国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也让我们走了弯路,但事实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我知道,中国也很快将推出这项制度。”

在李稻葵看来,中国经济新常态,更多的是体现在“新”上,“传统的增长点正在褪色,而新增长点尚未完全爆发”。李稻葵认为,基础建设投资、产能革新以及区域发展重新布局,成为中国经济的三大新增长点。

李稻葵表示,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包括高铁、地铁、城市基础建设、防灾抗灾能力、农村的垃圾和水处理、空气质量的改善等等,这种公共消费型投资不同于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并不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也不会带来产能过剩。本质上仍然属于公共消费水平的范畴。“我国的人均基础设施存量非常低,只有东亚发达国家的18%左右。”

同时,李稻葵称,中国面临产能过剩,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制造业,如果将已有生产能力绿化和升级,可长期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当然,这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配合,比如对落后产能、污染高的企业收重税,而对绿色、环保型企业给予优惠补贴,以使落后产能退出历史舞台。”

另外,李稻葵指出,中国的人口、产能、经济发展等,都将重新布局。“高铁改变中国。交通方便,离特大城市距离近;气候宜人,不缺水;有人才基础的城市,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合肥这三方面都符合,这也是其融入长三角,并与南京、杭州并列副中心的重要原因。”

星级记者 张华玮/文 倪路/图

昨日,由华润置地(合肥)有限公司主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会安徽分会、长江商学院安徽校友会、清华大学安徽校友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DP企业家校友会、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中国)特别支持的安徽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巅峰论坛暨长三角城市群(合肥)发展峰会,在合肥大剧院举行。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原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智囊团高参李稻葵等经济学界大腕齐聚合肥,共同探讨当前最热点的经济问题,并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给出建议。萨金特对合肥印象非常之好,李稻葵则预计,在不出重大意外事件的情况下,到2050年,中国的GDP总规模有望达到美国的3倍,中国的人均GDP有望达到美国人均GDP的70%-75%,而合肥如果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届时合肥人均GDP甚至有超越美国的希望。

萨金特:

消除垄断非常重要

核心观点

1 关注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原籍安徽凤阳的李稻葵,一直以安徽老乡自居,其对合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李稻葵表示,“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超制造业,结合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产能革新,合肥在招商引资方面,就应该有所侧重。”

2 关注低端和高端消费

李稻葵认为,“中国的消费已经起飞,自2007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每年占GDP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目前已经上升到46%左右,未来还将不断提升。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以淘宝、京东上低价服装销售为代表的低端消费,及以‘私人定制’为代表的高端消费的崛起。合肥的企业可以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

3 开通更多国际航线

李稻葵建议合肥想办法多引进国际航线,“不仅是港澳台、新马泰,合肥应该想办法开通直飞欧洲的航线,我建议可以直飞杜赛尔多夫或是法兰克福,安徽的企业应该多出去学习经验和寻找机会。欧洲的技术是我们最缺乏的。”

4 培育工程师文化和产业工人

“合肥一定要关注一个根本的根本——人,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保持活力和长期发展的根本。我建议合肥多研究德国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工程师文化和具有专业素质和技术的产业工人。在吸引企业和进行产业并购和重组方面,合肥的企业可以趁欧洲经济调整期,多关注德国、奥利地、瑞士等地的企业。希望合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以人力资源优势,始终提供经济增长动力。”李稻葵说。

萨金特被问得“直冒汗”

萨金特教授是位非常严谨的经济学家,对于众多问题,因为他不在其位,都没有正面回答,用他的话说,“我不知道,但这不丢人。”比如,对于“如果您做一个星期的美国总统,会如何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萨金特的回答是,“我会辞职”。

比如对于美国的加息预期,萨金特说:“我不是美联储的官员,或许50年之后,100年之后,美元时代已经终结,大家就不会再关心美元的加不加息了”……

萨金特直呼各种问题太尖锐,并不停地擦汗。不过,在筹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上,萨金特“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提高税收”的提议,则既解决了产能革新的问题,也筹集了部分资金,可谓一举两得。

萨金特的中文除了会说“你好”外,还会说“叉烧包”,并且他觉得合肥非常美丽,“我能感受到这里人们对美的追求,建设者们也非常有远见。”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