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芜湖和铜陵入围全国文明城市
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昨日闭幕
下一篇4 2015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省人大代表完颜旭辉:
合肥、芜湖和铜陵入围全国文明城市
省人大代表为文明创建支招:抵制粗俗网络语言,鼓励绿色出行
 

昨日,中央文明委对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进行公示,全国6个省会城市、22个地级市、4个直辖市城区、2个县级市新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榜单。合肥市、芜湖市和铜陵市榜上有名,我省与江苏、福建、山东、河南上榜数并列全国第一。

这些入围的城市,今后的文明创建工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昨日,一批省人大代表和市场星报分享了他们对于文明创建的心得。

记者 任金如 沈娟娟 俞宝强

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来自合肥市的省人大代表完颜旭辉认为,合肥等城市已计划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可以在城市交通方面,把一些道路的自行车道还给骑车市民,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实现“绿色出行”。

完颜旭辉在调研中发现,近几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许多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被机动车占用成了停车场,特别是学校、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附近的道路,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他建议处罚在没有划设机动车停车位的路段违章停放于自行车道上的机动车辆,对于无绿化带或护栏分隔的自行车道,一律取缔已划设的机动车停车位,把自行车道完全还给自行车。

在合肥市一些城市道路的实地调查中,完颜旭辉发现,当自行车的道宽无法满足骑行条件时,骑车的市民只能被迫驶入机动车道。他建议城市道路应该留出足够宽的自行车道。

省人大代表李艳艳:“黑车”治理应“由堵到疏”

非法营运的“黑车”存在,既挤占了合法营运市场,扰乱了正常的营运秩序,还滋生了大量的治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社会稳定的问题。对此,省人大代表李艳艳认为,随着城市的扩大,公交车延伸不到的地方,市民对出租车需求会越来越大,当出租车难打的时候,没有运营资格的“黑车”肯定会出现,对于“黑车”治理可以“由堵到疏”。

李艳艳说,“黑车”的问题看似复杂,但归根结底是公共交通缺失所致。有关管理部门应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增强高峰时段公交运力,缓解出行难题,将公共交通服务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发展,把优先发展公交政策真正摆上议程、落在实处。

其次,目前城市之所以存在数量巨大的黑车,是因为市场上存在相应的运输缺口,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市场调查,综合考虑合法出租车与“黑车”数量的配比以及民众需求,来综合考虑出租车的市场投放数量,从而压缩“黑车”的生存空间。 建立开放的“黑车”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电子摄影取证系统,对“黑车”重点活动区域实现全天候的动态监控,将涉嫌从事“黑车”运营的从业人员与车辆信息进行统计、汇总,纳入黑名单实施重点监控,并根据查获信息对违法运营达到一定程度的“黑车”运营者纳入失信黑名单,并在社保、信贷、投保车辆审验等方面予以限制。

省人大代表常进:打击“山寨货”,保证正版合法权益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该城市未发生非法出版、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的恶性事件。为此,省人大代表常进建议,安徽省一定要加大对“山寨货”的执法力度,保证正版的合法权益。

常进代表介绍,质量差、价格低的 “山寨货”,一般潜伏在旅游景区、城乡接合部,以及火车站和汽车站等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乍一看很难分辨真伪。不法厂家和商家受高额利润驱使,制(售)假不断;正规企业顾虑时间跨度长、胜诉赔偿金不高,维权意识不强;部分消费者抱着“图便宜”的心态,购买“山寨货”。以上诸多因素,使得假货泛滥横行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为此,常进建议安徽省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山寨货”的打击力度。制(售)假厂家一旦被查实,应立即吊消其营业执照,追究其民事侵权责任。同时,提高民事赔偿和刑事量刑标准,提高制假、贩假违法成本,震慑违法行为。并设立举报专线,形成全民监督的社会氛围。

省人大代表瞿培敏等人:

实行准入限制防止不良文化侵害

省人大代表韦东认为,现在“80后”“90后”的业余生活主要在网上,网上的各种论坛、QQ群、微博群、微信群等,是最吸引青年的虚拟组织,如何依法认可、规范、引导这些组织十分重要。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各种网络流行语言,正在对汉语规范和传统文化形成严峻挑战。网络流行语言泛滥的现象仍然存在,“2B青年”、“屌丝”、“给跪了”等低级粗俗的网络语言,被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不加区分地使用,引发国人反感。

常进代表建议,坚决抵制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低级粗俗、生硬造词和乱简化的网络词汇。各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应建立监测工作网络,对各类媒体、公共场合用语、用字进行监测。 省人大代表翟培敏认为,现在不健康的文化市场及不健康网络市场对青少年还有毒害,建议清除,发挥电视、媒体及其主管部门作用,对不健康、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动画、网络进行资格审查,实行准入限制,防止不良文化的侵害。对手机市场买卖,实行对青少年手机信号限制措施,防止手机上不健康的游戏、小说侵蚀青少年幼小心灵,给学校、家庭教育造成难度。

省人大代表陈向红认为,家长、学校和社会都特别担心电视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因此,建议,规划管理传媒广告,确立“儿童的权利”意识。少年儿童作为社会的“小公民”,急需要规避暴力、色情、商业化等负面过滥宣传影响,同样拥有从电视媒介上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享受健康的娱乐权利。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