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做客“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在合肥大剧院,与现场观众畅聊了她与安徽、与评书的故事,还激情澎湃地为现场观众来了段走红舞台新编的评书,赢得阵阵掌声。来合肥前刚过完生日的刘兰芳笑称自己是个地道的“70后”。在接受市场星报记者采访时,她表示“希望听众多听书,听书会健康长寿”。对于评书艺术的发展,她认为“老书新说、旧书新评就是评书发扬光大的精髓”。
与安徽有不解之缘
来合肥的前六天,刘兰芳刚过完自己71岁的生日,可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在接受采访时依然精神矍铄,长期的说书状态使她的日常语言也和台上一样声如洪钟,抑扬顿挫。她出身于辽宁省辽阳市一个贫苦的艺人之家,妈妈是东北大鼓艺人,她开玩笑地说:“我在娘肚子里就在学说书了。”
刘兰芳称安徽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回忆道,算至今年,她已与安徽结下36年的深厚友情,当初成名后的第一站演出就是在合肥的江淮大戏院,一次次演出不仅历练了她的表演,更是她艺术成熟的奠基石。巧合的是,她第一次在电视荧屏上露真容,也是在安徽电视台,“当时我讲评书声音浑厚,大家都是在广播中听到我的声音,于是很多观众都在猜这个刘兰芳是男是女?”她感慨道,“所以应着观众的需求,也应着电视台的邀请,我便从广播评书走上了电视评书。”
传播正能量是职责
当聊到当年《岳飞传》在全国的火热程度,刘兰芳谦虚地表示主要是《岳飞传》的内容顺应时代,“它体现了岳飞精忠报国、孝顺父母、和睦邻里、忠孝节义等优良的传统美德,而这些美德正是人民所需要的。”
直至今日,刘兰芳依旧不断充实自己,坚持每年写一部书。听说一位残疾听众正是听了她的《中华好人颂》对生活重拾信心,刘兰芳欣慰地表示:“传播正能量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我现在依然在坚持写书。”她更笑称:“希望听众多听书,听书会健康长寿。”
她说,老书新说、旧书新评是评书发扬光大的精髓,如同她的《老虎学艺》就大量运用了网络语言,紧跟时代脉搏,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
曲艺人才要耐得住冷板凳
身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谈及评书影响力日渐衰退的现状,刘兰芳认为:“八十年代评书风靡全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当时的文化环境比较单一,只有样板戏,而这时出现一个评书《岳飞传》,让所有观众都觉得新奇。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观众可选择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再加上现在的文艺舞台姹紫嫣红夺人眼球,评书受到冲击是正常的,从大环境看这体现了文化的繁荣,是好事儿。”
但作为评书文化的传承者,刘兰芳说:“艺术家们应该反思,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表演水平,以此征服观众。”在她看来,曲艺讲“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继承传统就是为了练好基本功,创新则是要做到让观众爱听。她强调曲艺人才要耐得住冷板凳,“台上一分钟”得“台下十年功”,才能不摆花架子,对得起听众、观众。
刘兰芳还提到,“现在网络评书悄悄崛起,相信我们的中国民俗文化会发扬光大。”